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管理专题 > 法律法规 > 2018法律资格十年真题电子版之2013年

2018法律资格十年真题电子版之2013年

润达电子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法律
资料大小:609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9/5/16(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试 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A项,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但不是只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就
可实现依法治国,其观点具有片面性,依法治国的实现还需要有权力制约等要求,故A项
说法错误。B项,依法治国主要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因此用法律约束国家机关和
官员的说法正确。但是,法治还要求“全民守法”,对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也需要部分的限制,
故B项说法错误。C项,依法治国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治理,但是,也不排除道德、宗教等其
他手段,不具有排他性。依法治国要和以德治国相统一,故C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D

2.C【解析】C项中,实现依法治国的首要目的是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国经济的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加快解决公共卫生保障、文化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现实问题

故C项说法错误

3.C【解析】C项,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监督的法律手段主要有人大代表的质询、询问和罢
免,或者提出建议和意见,而电视问政并没有法律效力,并非是法律手段,故C项说法错误

4.C【解析】C项,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义务,应当以方便群众的方式免费公开,而不是
通过中介机构有偿提供,故C项做法错误

5.D【解析】为了防止刑讯逼供,检察院设立了“双录”制度,推动理性文明执法,它体现
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故A正确。它以公开方式,树立了法治的权威性,
故B正确。它有利于保障人权,从而也有利于打击犯罪,故C说法正确。它不可能突破法
律的规则,进而突破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故D项说法错误

6.D【解析】A项,公安局应该做到平等对待当事人,不偏不倚,故对纳税过亿的企业家进
行重点保护违反了平等原则,故A做法错误。B项中,法官主动咨询相关知识,调查事实情
况,体现了司法能动主义,是执法为民的体现,故B项不选。C项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能因为之前工作有重大贡献而给予从轻处罚,法院的做法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故C
项做法错误

7.B【解析】A项中,服务大局要求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某市规定只有本地企业生产的汽车
才可申请出租车牌照,这个明显违法。故A项做法错误。C项中,对于污染企业,应当按照
法律规定,该整顿的整顿,该关停的关停,而不能为了经济利益,损失环境利益,故C项做
法错误。D项中,法律规定了管辖的要求,要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故对于外地居民起诉本地
企业的案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都要受理,故D项错误。本题答案为B

8.D【解析】D项中,组织领导不仅要求在宏观上把握好法治发展和运行的方向,而且要求
通过党组织建设对法治实践活动进行监督,故D项说法不全面

9.C【解析】A项,权利义务不可分割,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有权利
必有义务。故认为平等社会只有权利,不存在义务的说法片面,故A项说法错误。B项,在
古代,有地役权和人役权,即存在奴隶制,奴隶主对奴隶具有人身支配权,故B项说法错误

D项,平等主体间不相互支配,但是,“你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有
边界的,边界就是别人的自由,故自由要受法律的限制,D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C

10.AC(原答案为:A)【解析】法律规则是指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在本题中,该条文内容具体明确,指引性强,故
为法律规则而不是法律原则。本题中对于婚前财产的约定形式多样,可以进行选择,是任意
性规则。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
准用性规则。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
其内容的法律规则。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
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
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本题中内容明确,
故既不是准用性规则,也不是委任性规则,而是确定性规则。司法部答案为A

注意:本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特别是C项中,由于题干中有明确的“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
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的内容,故构成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
定的规则的要求,因此也有人认为C选项也应当入选。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考虑到“适
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仅仅适用于“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的情形,并不
包括规则表述中的大部分(主干)内容,因此,从单选题应当选择最优选项的角度上说,A
选项显然更为合适

11.A【解析】A项,双方签订协议,约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是自愿签署并且不违反法
律的禁止性规定,则其不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更有法律上的效力。故A项说法错误。B
项,意思表示是一种达成法律关系的意愿,它不仅是一种内心的愿望,而且必须表露在外,
作为法律上认可的行为,故B项说法正确。C项,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称为
法律事实,法律事实中能够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可能是合法行为,
也有可能是非法行为,如杀人行为会导致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故C项说法正确。D项中,
法官认为该协议有效,一方面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符合道德的要求,故法
官的解释符合“法伦理性的原则”,D项说法正确

12.D【解析】A项中,我国的正式法律渊源主要是指制定法,而习惯、“习俗”应当属于非
正式渊源,没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故A项说法错误。B项中,法官运用法律大前提,结
合事实小前提,最后得出结论,是典型的三段论,属于演绎推理而不是归纳推理。故B项说
法错误。C项中,《婚姻法》第19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的适用
对象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而本题中6000元费用是结婚前的财产,并非婚姻关
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故本条不能适用。C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D

13.D【解析】D项中,法律解释是有位阶的,现今大部分法学家都认可下列位阶:(1)语义
学解释。(2)体系解释。(3)立法者意图或目的解释。(4)历史解释。(5)比较解释。(6)
客观目的解释。但是,这种位阶关系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依此不能终局地确定个别解释方
法的重要性,重要性如何很大部分取决于其将造成怎样的结果。故D项说法错误

14.B【解析】B项中,法院运用“法律家长主义”原则针对的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潘桂花而不
是其子李能,要求潘桂花行使权利必须有完全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的同意,防止出现违背其
真实意志的事项,B项说法错误

15.C【解析】A项中,范某认为,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该中心未尽到注意义务引起的,这
个是事实描述,但是,随后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赔偿10万余元,这个就是典型的法律判
断。故A项说法错误。B项中,法院认定的“拔河人数过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一语句所
表达的是一种裁判事实,这个是法律推理中的事实小前提,而法律规定才是大前提,故B
项说法错误。D项中,法院根据每个主体对于事故导致的不同过错进行分配责任,体现了公
平的价值而非效益的价值,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C

16.B【解析】A项中,为谋求长治久安,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以来的神权政治学说。同时,
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并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而“德主刑辅”的主张要到汉朝时才提出,故A项说法错误

C项中,西周的借贷契约叫“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
“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故C项说法
错误。D项中,西周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主要是王、贵族政治身份的继承,土地、
财产的继承是其次。而诸子均分要等到宋代才有,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B

17.B【解析】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
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方针。因此,借用西方近现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坚持中国固有的
封建制度内容,即成为统治者变法修律的基本宗旨。民律修改也不例外,修订民律的基本思
路,仍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格局。故答案为B

18.C【解析】C项中,《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但是它并没
有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做疏议的是《永徽律》,俗称《唐律疏议》。故C项说法错误

19.C【解析】C项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废除了宫刑,北魏时期开始改革以往五刑制度,增加
鞭刑与杖刑,后北齐、北周相继采用。故C项说法错误

20.D【解析】D项中,平等反对歧视,反对特权,但是它容忍合理的差别对待,比如弱势群
体的特殊待遇,故平等也反对禁止一切差别的对待,故D项说法错误

21.D【解析】A项中,我国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宪法和国际条约的关系,只是在民事法律中
有一定的规定,故A项说法错误。B项中,我国《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因此,我国《宪法》有修改制度的规定,但是,
并没有制定宪法的规定,故B项说法错误。C项中,我国《宪法》文本中没有《附则》,故
C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D

22.B【解析】B项中,我国宪法的渊源包括宪法典、宪法修正案、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等,
由于我国宪法不能在法院作为法律渊源成为审判的依据,故我国不存在宪法判例。B项说法
错误

23.A【解析】文化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各种基本关系
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综合。文化制度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学艺术事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