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老两口猝死家中 男童拎奶瓶伴尸2天 2017年1月14日讯,据北青网报道,台湾一对老夫妻相继猝死家中,唯一的2岁孙子拎着奶瓶伴尸两天,直到在外地的家人联系不上老人家才报警,消防破门进屋后男童哭喊”阿公睡着了”。
据了解,这对老夫妻先是老汉不幸猝死,随后他的老伴准备打电话给家人通知,但是由于过度的悲伤,电话还没有打出去也猝死了,只留下一位2岁的男童伴尸两天,由于孩子太小也不会开门出去找人,只得在家饿了两天,直到其他家人联系不上才报警求助
据医生检查发现,这对老夫妻是由于近日降温,天气太过寒冷,再加上本身都有慢性病历史,所以才突然猝死家中。老人年纪大身体素质下降,更有一部分老人身患许多的疾病,所以在极端天气之下或者季节转换之时容易病情复发,甚至有可能出现意外情况 01.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是由各种心脏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始1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心脏性猝死最可能的原因是心血管功能的障碍,使脑血供突然停止而丧失意识,最后导致生物学死亡 这种猝死最为多见,多发生于起病后1小时以内,有的甚至仅数分钟,主要与严重心律失常有关。其中冠心病最为多见。有些人可以无心绞痛及其他心脏症状,冠心病隐匿存在,猝死为最早表现。不少所谓“健康者”猝死,即是这种情况。而高血压病累及心脏,引起左心室肥厚者,也易发生猝死。另外,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生活方式也与猝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研究表明,吸烟使发生SCD危险性增加2-3倍,这是少数几个导致冠心病猝死危险成比例增加的因素之一,肥胖是第二个可导致冠心病猝死危险成比例增加的因素,不习惯运动的人猝死危险也比经常运动的人高 一般中风引起的猝死从发病至死亡时间可达数小时至1天。多见于止血量多、出血速度快,累及重要生命中枢部位的出血性中风。也可见于范国大、累及重要部位的缺血性中风。有冠心病心房颤动,伴有左心房血栓形成者,一旦血栓脱落进入脑循环,造成多发性脑梗塞,便发生猝死。原有中风病史、脑软化者,再度中风也易发生猝死 肺源性猝死是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病人,可因为夜间严重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而猝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如过量使用止喘气雾剂,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收缩,出现窒息缺氧,导致猝死。长期卧床不起的老人,因体弱无法用力咳嗽排痰,可致痰栓阻塞气道,在继发肺部感染时更为加重,从而导致肺源性猝死 噎食性猝死是指老年人咀嚼功能差,吞咽反射不敏感,在饮酒后反应更为迟钝,所以在进食、饮酒时常会发生“噎食”。大块食物团块可阻塞气管,引起窒息死亡。这种死亡常突然发生,病人无法言语,常用手指着喉部,随之脸面发紫,两眼上翻,猝然倾倒 究其原因,老年人因噎食而酿成猝死,首先是因为他们有牙病或牙齿缺失,咀嚼功能不良,容易囫囵吞枣;其次,老年人的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咽部发射力迟钝,吞咽动作不协调;第三,嗜酒的老人饮酒后易失去控制力;第四,老年人食道狭窄,以致吞咽食物不顺利;第五,老年人情绪不稳,易因受刺激而发生食道痉挛。上述诸因都易导致食物梗塞于咽喉或食道而致窒息。噎食是意外死亡的原因之一,国外统计资料显示,此类死因占猝死原因的第六位。学者们认为,此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原因是老年人在餐馆就餐的人和次数在不断增加,又常被误诊,不易引起老年人及其亲属的重视 1.原有心脑血管、高血压、代谢病等基础病变者,在冬季要格外小心,不要做过于刺激的事,如:过量饮酒、抽烟,过度熬夜、过度辛劳,过早、过晚锻炼。不要生气、发脾气,夜晚大小便要小心莫急等。
2.冬季不要频繁出外进里,频繁受到高低温骤然变化的刺激。注意防寒保暖3.室外冬季锻炼要适度,不要过早、不要过长、不要量过大、不要选择太刺激的运动方式。最好选择气温较为暖和的下午,以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为主。
4.行走变化要小心,特别是夜间上厕所、不要操之过急、要放慢小心,逐步进行。
冬季忌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忌过度泡热水澡和泡脚,水温控制在40°左右为宜。
5.重视体检,加强心脏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问题,远离意外风险 11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