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产 > 地产前期 > 城市规划 > 北京中心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99DOC

北京中心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99DOC

北京旅航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296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7/11/8(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北京中心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99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北京中心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首都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 :张 建 赵之枫 郑拴虎
技术指导 :宛素春
专题负责人 :张 健 郭玉梅 张 英 王 虹
李子英 刘芳华
参加研究人员:李海琳 李 彬 徐 晖 魏宏远 张剑宏 李斐丽 崔 杰 蒋依凡
余克勤 乔 毅 田 杰 杨小兵
蔡少宏 钟 良 尹 坚
目 录
专题一: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用地结构研究
1.北京中心小城镇建设用地使用现状概况
2.中心小城镇在建设用地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2.1城镇盲目发展,缺乏明确定位
2.2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偏高,建设用地储备不足
2.3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3.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加强城镇间的统筹规划与协调
3.2适当调整中心镇发展的有关政策
3.3明确发展方向,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专题二:住宅建设对北京市中心镇规划的影响研究
北京郊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发展状况
中心小城镇住宅产业发展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2.1商品住宅开发建设规模较大、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小城镇
2.2商品住宅开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心小城镇
2.3商品住宅开发建设尚未起步或刚刚起步的远郊区县中心小城镇
3. 中心小城镇住宅开发建设出现分化现象
3.1 不同类型住宅的空间分化
3.2不同购买群体的分化
3.3商品住宅价格和开发热点区域的差异
4.中心小城镇在住宅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1部分小城镇居住用地比重过高,卧城现象严重
4.2住宅配套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
4.3一些地区出现商品房空置现象
5.中心小城镇住宅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5.1妥善处理郊区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明确小城镇的发展定位
5.2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实现中心小城镇的均衡发展
专题三:资源优势对北京市中心镇规划的影响研究
1. 北京中心小城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休闲产业现状
1.1发展休闲产业的机遇与优势
1.2依托资源发展休闲产业概况
2. 中心镇休闲产业发展矛盾与问题分析
2.1行政界限导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2.2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经营理念滞后
2.3休闲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矛盾
3. 优化和整合资源促进休闲产业合理规划的构想
3.1节约资源,组合规划,促进休闲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健康转变
3.2从区域角度合理规划休闲产业布局
3.3确定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市场-产业导向
3.4增强保护意识,促进休闲业的可持续发展
专题四:北京市中心小城镇产业布局和空间集聚研究
1.中心小城镇工业发展的概况
1.1部分中心镇工业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比例
1.2企业个数和从业人数、各镇从业人员比重
1.3各镇工业用地规划建设概况
2.中心小城镇工业用地和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
2.2各级工业园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2.3中心小城镇工业结构需要调整
2.4第二产业缺乏特色
2.5小城镇工业的空间布局需要调整
2.6用地不集约导致土地和基础设施的浪费
2.7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与土地补偿款相比反差巨大
3.对中心小城镇工业用地规划的建议
3.1强化区域整体协调发展观念,统筹安排城乡工业用地
3.2加强工业的集约管理,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优势
3.3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率
3.4应根据每个镇的发展需要、发展时序规划工业用地
3.5应注意工业规划用地中的建筑形象和园区环境
3.6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机制,使企业能真正吸纳本镇人口
3.7在政策上对集体土地流转加以规范
专题五:北京市中心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北京市中心小城镇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概况
北京市中心小城镇公共设施概况与分析
2.1 公共设施概况
2.2北京市中心小城镇公共设施存在问题
2.3中心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议
3.北京市中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现状与分析
3.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现状
3.2污水处理设施的问题分析和建议
专题六:北京小城镇人口与就业问题研究
1.人口与就业问题是小城镇的根本问题
1.1 提高小城镇人口集聚水平的重要意义
1.2 人口与就业问题是相辅相成的
1.3 北京小城镇的功能特性
1.4 北京小城镇的人口与就业目标
2.京郊小城镇人口与就业总体情况
2.1 小城镇人口规模总体偏小
2.2 中心镇劳动力非农化状况
2.3 人口的居住与就业状态不一致现象普遍存在
2.4 镇区外来人口和劳动力规模较大
2.5 失地转居农民状况堪忧
3.与京郊小城镇人口与就业相关的制度及其评价
3.1 户籍制度
3.2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3.3 承包土地流转的相关规定
3.4 集体经济产权制度
3.5 与农村和农业相关的一系列制度改革
4.影响京郊小城镇人口和就业的非制度因素
4.1 城镇生活成本
4.2 劳动力素质
4.3 劳动力就业意愿
4.4 行政界限与本地化资源
4.5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5.改善小城镇人口与就业状态的若干建议
5.1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5.2 增加劳动力就业空间
5.3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劳动力职业培训
5.4 健全服务管理体系
5.5 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前 言
作为农村城市化的重要环节,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落实“十六”大报告所确定的方针,解决好北京的“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北京郊区的小城镇建设起步早,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小城镇特别是中心小城镇的聚集功能、经济辐射功能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这三大功能得到了一定的发挥,小城镇对北京的城市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城镇规模小、聚集程度低、中心镇发展速度放缓、土地利用效率低、用地布局不合理、城镇建设缺乏特色、无序竞争等

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实现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落实“平原城市化、山区城镇化”的战略,和现阶段重点建设有条件的中心镇的要求,从2003年开始,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工业大学组成的小城镇课题组针对京郊小城镇在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研,对北京郊区中心小城镇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政策变迁等取得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些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是我们对北京小城镇研究的基础

本课题自2003年11月开始,历经一年结束。本课题重要的研究方法是重视现场调研和收集第一手资料。调研重点围绕北京市的33个中心小城镇进行,到目前为止共实地走访了31个中心镇,在调研中,采用发放调查表、现场调查与组织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召开了31个小城镇相关领导的访谈会,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图纸、图像和文字材料,获得了大量基础数据和背景资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