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电子信息标准 > SJT 30002-1994 电子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SJT 30002-1994 电子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资料大小:2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7/8/26(发布于江苏)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SJ/T30002-1994《电子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1 总则
2.3 厂区布置
2.3.1 电子工业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各类工厂的生产性质、工艺特点、建筑类别、人流物流、防火、卫生等技术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合理进行布置

2.3.1.1 改善原有不合理的布局和不良的生产条件;
2.3.1.2 减少对现有生产影响;
2.3.1.3 合理利用旧有建筑物及有关设施

2.3.2 厂区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点,按功能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厂前区、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仓库区和动力区

2.3.3 工厂主要建筑宜呈南北布置。应有良好的通风和自然采光

2.3.4 工厂入口宜人物分流。厂区主干道。应将主要人流与较大物流

2.3.5 由厂部办公室、多层厂房、厂区主入口等组成的厂前区,宜置于厂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3.6 显象管涂敷、总装、电子枪装配,集成电路制版光刻等对洁净度要求较高的主要生产厂房,宜布置在厂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在四周留有绿化场所

2.3.7 电镀、酸洗、喷漆、制版、配料、铸锻、热处理等会向大气中排出有害气体、蒸汽、烟雾、粉尘、臭气的生产厂房,应布置在厂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应与厂前区、洁净度高的厂房以及人流密集处留有一定的防护距离

2.3.8 放散大量余热的车间和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厂房四周不宜建披屋;确有必要时,应避免建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

2.3.9 厂区内主要噪声源,宜相对集中,远离厂内外要求安静的区域

2.3.10 仓库区的布置应避开人流通道,靠近生产区及货运入口,并应留有足够的货物装卸和汽车回转场地

2.3.11 汽车库宜布置在厂区的边缘,避开人流密集处。有条件时,可社专用入口或利用货运口出入口

2.3.12 化学危险品库、油料库应布置在厂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及边远地区,应远离火源,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规范的规定

2.3.13 对于氢氧站、氮氧站、油库、液化石油气站、锅炉房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大的动力站房,应布置在厂房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氢氧站、氮氧站、油库、液化石油气站等,应设置围墙和专用出入口。各类气罐、气柜、气瓶库,应布置于厂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和烟囱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要求留有必要的消防间距

2.3.14 玻璃溶解生产有含铅烟气排出时,厂房外应有足够设置净化装置的场地

2.3.15 工厂电源配(变)电所应布置在厂区用电负荷中心、高低压线进出方便及远离人流密集的地方,应与散发烟尘、酸气的厂房有足够的防护距离

对于大容量的总降压站、开关所,尚应在其周围加围墙

2.3.16 对于含氟、含铬、含镉、含氢氟酸以及含各类酸碱等废水处理建(构)筑物的布置,应靠近污染源,远离水源构筑物及空调气入口,四周应留有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

2.3.17 厂区道路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和《厂区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主要生产厂、仓库、区动力区的道路,应呈环形布置。厂区尽端式道路,应有足够的消防车辆回转场地

2.3.18 厂区道路两侧植树不应妨碍行车安全。道路上部管架和栈桥等障碍物,在干道上的净高不小于4.5m,对于通过集装箱车辆的道路不应小于5.0m

2.3.19 工厂铁路专用线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的规定,不宜与人行主干道交叉;与道路交叉处,应设平交道和标记;人流密集处应设防护栏

2.3.20 厂区应进行绿化。应在道路及围墙沿线植树,空地上种植灌木、乔木和草皮。厂前区可布置花坛、水池以及厂标、雕塑等建筑小品

2.4 生产工艺与设备的选择
2.4.1 工程设计应采用合理的生产组织、先进的工艺流程及生产技术,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减至最低程度

2.4.2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简化生产工艺,宜采用无毒无害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