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 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建国半个多世纪来,百废俱兴,但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更是长远的任务。中国历代都重视“兴礼作乐”的功能,不少礼仪得以长期延续,不断更新,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维系世道人心,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礼仪的制定和推广,重大仪式和典礼的举行,以及这些礼仪的示范作用,应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权威,必须得到行政权力的保证。例如,目前全国各地定期举办的祭祀活动已经不少,有黄帝(包括陵墓和故里)、炎帝、伏羲、神农、大禹、孔子、屈原、伍子胥等等,类型和数量正在迅速增加,其中大多是由地方政府或地方党委主办的,采用的是长期沿用的传统仪式,至多稍加改变。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举办过国家级的祭典,也没有制定过相应的礼仪,更没有一个专用的场所
现有的地方性祭祀活动总是与当地的历史人物相联系,从历史人物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加以提升,用以凝聚民众心绪,鼓舞增强发展信心,传播推展地方形象,有着普遍得到肯定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各种祭祀活动显得相对分散,且在地方之间跟进效仿,反而可能耗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资源。因此,从中华文化挖掘弘扬、综合国力整合提升、民族精神提炼凝聚、传统文化梳理弘扬的视角考虑,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创意和建设工程呼之欲出
回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蕴涵着丰富的有待不断开发的资源。如今国运昌隆,借改革开放之力,中华崛起腾飞,经济发展水平连上台阶,国力增强,以经济总量表现的硬实力几近世界第三位。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和谐世界进程中,需要我们朝深层思考,全面展示面向受众心灵沟通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精神产品,重视以文化和精神产品为传播内容的软实力的建设,通过软实力来巩固硬实力,整合提升综合国力,在世界民族之林传播推广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深层次上与异域文明加强交流。筹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就是一项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系统整理并形象化再现、有效传播中华文化的世纪性工程
由于中国文化并不具有宗教特色,儒家学说虽曾长期影响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却从来没有成为一种宗教,更未成为国教,所以无论选择什么地方,无论该地具有多大的重要性,也无论该建筑物本身具有多大的魅力,都不可能形成像世界上一些宗教圣地那样的吸引力和神圣性。所以仅仅依靠一座或几个标志性的建筑物,绝不可能真正起到文化标志或文化圣地的作用。如果没有具体内容或具体活动,任何标志性的建筑都不可能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即使建在北京或其他特大城市也是如此,或者说即使能组织到瞻仰者或观赏者,除了对建筑物本身的观赏和评价外,也起不到多少作用。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仅仅通过一座或若干座标志性的建筑物,很难表达或显示中华文化的内涵、外延、形象、气质和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文化标志城不需要标志性的建筑,相反,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形象突出、宏伟壮观的建筑物,将产生一种不可替代的震撼力,使人们的神圣感、庄严感、崇敬感油然而生。而且再深刻的寓意、再丰富的内容都离不开建筑物这个载体,需要通过适当的建筑物进行展示
因此,中华文化标志城应该选择适当的地点,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建成一系列建筑物和设施,其中包括能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和魅力的标志性建筑,用于集中展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供公众瞻仰、参观和学习,举办全国性的或国家级的重大典礼、仪式以及文化、教育、学术、艺术活动,并得到法律保证。中华文化标志城应该成为中国的文化圣地,中国人民和全球华人心目中的文化之根,历史之源
基于如上讨论,为充分体现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标志性和权威性,提议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造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决议予以确定,由国家主席发布命令,由国务院实施,建设和维护资金纳入政府预算,以确保其唯一性和权威性。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正式名称,其中主体建筑或设施的正式名称,可在全球普遍征集的基础上,由专门委员会确定,报国务院批准
1.2 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功能定位
中华文化标志城作为集中表现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以定位:(1)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借助该工程的建设,系统整理中华传统文化,凝练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全社会重视并思考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长足成就的基础上,如何推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建设。同时也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步入新阶段——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志。(2)作为集中展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化副都功能。中华多民族大家庭多元文化纷繁绚丽、各具特色,她们共同的底蕴都体现出一种追求和谐、憧憬小康大同的深切意境。借助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可以相对集中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加以全面展示,以充分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张力。(3)作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人文情节,探源寻根问祖的祭祀圣坛功能。(4)作为面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的传播载体功能
1.4 中华文化标志城必须具备部分国家级的文化功能 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华文化标志城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和长期延续,更是功在千秋,泽及子孙万代。为使中华文化标志城名实相符,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备部分国家级的文化功能,以体现国家意志,确
。。。。。。以下略,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