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产 > 地产前期 > 城市规划 > 海鸥岛旅游策划与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DOC

海鸥岛旅游策划与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DOC

资料大小:32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7/2/23(发布于新疆)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海鸥岛旅游策划与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1 导 言
1.1 根据广州市规划局的要求,本设计联合体开展了“海鸥岛旅游策划和城市设计”工作

海鸥岛为珠江主航道和莲花山水道所环绕,地处珠江入海口,面临狮子洋,是一个典型的珠三角河流冲积而成的内河岛,其西距番禺市桥中心城区约10公里,用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

海鸥岛是广州南拓轴上主要节点——广州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地区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本项工作以低强度开发海鸥岛,注重生态保护、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功能为原则,包括旅游策划和城市设计两大部分

旅游策划立足于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体系,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条件等要素的分析出发,拟定海鸥岛的旅游定位,进行合宜的旅游项目策划,对海鸥岛地区的环境容量进行分析,估算游人容量,并对开发模式,开发时序、融资渠道等进行分析和建议

城市设计则基于对海鸥岛现状的深入调查,结合旅游策划,明确土地开发目标,对土地使用分区、使用强度及发展模式提出指导性要求。遵循《广州城市建设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纲要》和《番禺片区发展规划》内容,对海鸥岛与城市整体交通的衔接关系进行研究,考虑“行人优先”原则,提倡无污染低能耗交通工具。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尊重现状自然环境景观,确定开敞空间的系统布局,制定地块划分与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设计还对各主要节点进行了深化设计,分别制定了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导则

1.3由于海鸥岛位于珠江入海口地区,除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外,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理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尽量降低开发建设强度,谨慎地处理人工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损害

作为毗邻广州新城,珠江三角洲中心区位,珠江水道中的大型岛屿,在可能的情况下,本项城市设计建立了必须投入资源进行生态建设以形成地区生态增量的基本思路

1.4 本项城市设计编制在旅游策划基础上,进行了植被生态的专项研究,参考了相关基础资料和技术数据,为获得地区生态增量的设计期望提供了支持

2 区域分析及定位
2.1 区域生态结构分析
2.1.1珠江三角洲的“翡翠绿心”
海鸥岛位于珠江三角洲城镇连绵带的中央位置,珠江主航道的出海口处,具有显著的生态重要性

高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建设开发地区已经对珠江出海口形成了合围的态势,海鸥岛作为大都市城镇群落中独一无二的绿色生态岛屿,承载了绿色珠三角的生态期望所在,这一“翡翠绿心”成为珠江三角洲乃至更大区域范围的结构性生态节点

2.1.2广州的“生态锁扣”
海鸥岛位于广州市主要生态廊道网络的敏感位置

依托南北向珠江主航道生态廊道,海鸥岛与莲花山绿色山体以及黄阁沙仔岛、小虎岛北部生态保育区一起,勾通北部和中部两条东西向绿色生态主廊道,构成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的“生态锁扣”

毗邻喧嚣繁华的广州新城,海鸥岛以全岛三十余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提供了一处休闲放松的生态宝地

2.2 区域交通系统分析
2.2.1便捷的区域交通联系
海鸥岛位于珠三角核心地理区位上,毗邻广州新城,南部有规划的珠三环高速公路联系三角洲,北部有海鸥大桥联系广州,中部有规划的地铁三号线与东莞的城际快轨连接线联系珠江两岸,因此海鸥岛具有极好的交通可达性,其交通联系在番禺、广州、珠江三角洲各个层面都有快速方式,并且远期有望通过轨道的大容量客运交通联系三角洲的各处客源地

2.2.2 生态主导的交通方式
海鸥岛毗邻广州新城,二者发展定位有显著区别。广州新城的定位是构筑国际化、信息化的新兴城市,以高强度、高品质开发为特征,是面向21世纪,适应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国际功能区。海鸥岛则是强调生态主导的发展定位,成为广州新城隔水相望的绿色休闲岛

为了实现这种定位,本项城市设计认为不宜将大量的城市性交通引入岛内,原番禺片区发展规划采用的环状路网势必导致较大强度的开发和交通量,不宜采用

区别于此,规划拟采用枝状路网形式,以南北向主干道联系海鸥大桥和珠三环高速公路,而岛内各区采用枝状尽端环路形式,同时取消原规划的岛中部区域主干道,只设置步行景观桥联系对岸,以支持海鸥岛生态主导的发展定位

2.3 区域定位解析
2.3.1基本定位——扩展定位——创新定位
基本定位——“生态岛”
生态环境是海鸥岛目前最具潜力的发展基础,也是海鸥岛最基本的定位所在

海鸥岛未来的开发必须遵循低强度开发原则,在保持蕉林、稻田之绿色格调基础上,还必须致力于生态总量的增加。为此,首先应该保护和强化海鸥岛的生态重要性,拟在海鸥岛东南部规划大规模的生态保育区,营造大面积的生态植被系统,成为全岛生态环境的稳定核,珠三角的“翡翠绿心”

同时,本项城市设计强调必须由政府投入相当的资源进行生态建设,改造现状环境,塑造优良的植被生态系统,以形成地区生态增量

扩展定位——“休闲岛”
毗邻广州新城,南部有规划的珠三环高速公路联系三角洲,北部有海鸥大桥联系广州,海鸥岛具有极好的交通可达性,在生态基本定位的基础上,策划以休闲度假为目的各类项目,有利于树立海鸥岛珠三角“休闲岛”的旅游形象

依托现有生态和交通优势,拟在海鸥岛上结合现有水乡村落规划社区旅游项目和水上度假设施,并在岛上设置一个展示岭南文化的博览型主题公园,能让广州市民、游客在清新的生态环境中得到愉悦的休闲享受

创新定位——“文化岛”
在生态基本定位得到实现,休闲扩展定位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借助广州侨乡重地以及珠江母亲河的文化概念,拟策划建设华人论坛,将海鸥岛“珠三角地理中心”优势发展为“东南亚华人文化中心”。通过华人论坛弘扬中华文化,凝聚华人精神,开拓华人事业,成为国际性华人社团经济、文化的交流场所,同时挖掘“母亲河”文化内涵,在保持绿色生态基调的前提下,开发会议度假功能,提高市场知名度,使海鸥岛通过文化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2生态绿心——休闲基地——华人论坛
生态绿心——珠江三角洲会议、度假、旅游胜地
海鸥岛是珠江三角洲区域核心位置的大型岛屿,地理中心位置优势突出,且对外联系便利,同时由于位于旅游热点番禺境内,毗邻广州新城,生态旅游发展基础十分有利

休闲基地——广州大都市的郊野文化、生态场所
海鸥岛是目前广州城市范围内保持着原生生态的唯一大型岛屿,是城市发展的生态节点。未来广州新城开发建设展开后,广州新城将与海鸥岛形成“城市”与“郊野”的鲜明景观对比

同时海鸥岛发展成为郊野休闲基地也将突出展示珠江母亲河的水域生态特色。海鸥岛将作为广州大都市郊区的一个重要的休闲旅游区,为广州市民及周边城市的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为旅游业奠定人气

华人论坛——国际性的华人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南中国大型节庆会议活动举办地、粤港澳知名的文化旅游区
珠三角会议、度假、娱乐旅游区的竞争对手较多。面对激烈的竞争,海鸥岛必须形成自己的品牌。规划将海鸥岛发展为粤港澳知名的文化旅游区、南中国大型节庆会议活动举办地、国际性的华人文化经济交流中心,通过政府运作推动,组织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活动,凭借浓郁而独特的地方文化,快速形成海鸥岛的市场知名度和旅游形象

3 现状资源分析及评价
3.1 土地利用现状:
海鸥岛是一个典型的河流冲积物形成的河口岛,全岛地势平坦,无山丘。由于地处出海口,地势较低。海鸥岛的土地利用以农村居住和农业耕种为主,同时辅以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只有少量的工业和仓库用地,因此岛内基本无污染

海鸥岛是围填而成的河洲,以农业、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业为主要产业。耕地、园地、基本农田保护区、鱼塘占总用地的80.39%。现状建设用地占11.83%,主要是村民居住用地、村镇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等,总体建设量较小,建设质量较差

现状水土条件较好,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营造,具备成为休闲郊野公园的良好基础条件。同时总体土地价值较低,有利于高起点的规划开发建设

现状用地平衡表
用地类别
面积(平方公里)
比例(%)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E2耕地
13.65
37.92
88.17
E3园地
3.23
8.97
E24基本农田保护区
9.16
25.44
E1水域
2.80
7.78
E19其它水域(鱼塘)
2.90
8.06
T 对外交通用地
0.72
2.00
M 工业用地
1.03
2.86
C 公共设施用地
0.27
0.75
R 居住用地
1.73
4.80
W 仓储用地
0.21
0.58
S 道路用地
0.30
0.84
合计
36.00
100
3.2 土壤现状
土壤主要类型是三角洲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土层深厚,总体肥力水平一般。地下水位高,深度常在0.5m以内,土壤长期处于潜育还原状态,含盐量较高,质地偏砂质,养分含中等,不利于旱生性地带性植物种类的生长

3.3 旅游资源评价
3.3.1优势因素
海鸥岛的资源优势主要有自然优势、地缘优势和时代优势三方面

3.3.1.1自然优势
包括原生的农业生态环境,水乡景观、冲积平原地形等,作为位于珠江河道的大型岛屿,海鸥岛具有以下的几大特点:
⑴生态文脉——岛内基本上无工业化干扰,建设量较小,村居、农田、鱼塘脉络分明,肌理细腻,是广州重要的生态区域;
⑵水文脉——位于珠江河道之中,岛内水网纵横,与珠江通过水闸相连;
⑶母亲河文脉——珠江入海口近端,珠江水环绕,可与珠江源遥相呼应,成为整个珠江三角洲母亲河的现实表现载体

3.3.1.2 地缘优势
包括自然以及城市区位两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指中国大陆三条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穿过珠江三角洲地域,珠江河口正是候鸟休憩“加油”之地。因此,海鸥岛具有吸引鸟类的地缘和生态上的可能性。同时,沿广东省滨海地带错落有近30个红树林分布区,海鸥岛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可能引入这种特别有利于湿地保护和提高岛内生态价值的植被,以优化全岛的自然条件。城市区位方面,海鸥岛所在的位置,正是珠三角9个城市的几何中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