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支也显示了良好的态势,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2%,比上年同期多收36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实际增长11.9%,虽然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但仍然是多年来较高的增长速度。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加快,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而且出现了二季度增速不下降反而上升的近年少见情况。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6368亿元,增长31.3%,加快4.2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695亿元,增长24.2%,加快0.7个百分点
2006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额4285.93亿美元,同比增长25.2%;进口额3671.4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上半年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增幅同比低1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长明显加快的同时,消费价格涨幅没有出现明显的加快,经济增长与消费价格走势的背离比较明显
房地产方面,2006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平稳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10035.2亿元,同比增长24.3%,增幅上升2.1个百分点。住宅房地产开发投资占70.3%,其中,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占3.2%。东、中、西部地区商品住宅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分别为22.7%、53.0%、33.6%,其中,东部地区商品住宅开发投资增幅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2006年1-7月,全国完成购置土地面积18708.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同比去年增幅回落了6.1个百分点,低于商品房施工面积涨幅的21.9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涨幅的21.0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目标方向发展: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商品房施工、竣工和新开工面积均大幅上升;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土地购置面积有所减少,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上升;商品住房价格涨幅总体放缓。但各项调控政策落实还有一个过程,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调控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仍然偏快,离预期目标还有差距;三是部分中心城市异地购房所占比较大;四是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行为不规范问题仍较突出
在房屋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国家和各个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从国八条到国六条再到国十五条,旨在平抑居高不下的房价,打击短期投机行为。又比如出台规定要求开发商每个项目中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或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数量需占70%等。而2006年,央行还数次调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有效地控制银行贷款的额度
尽管如此,在长期经济向好的远景下,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仍处于上升通道中,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着上升的取向。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其目的并不是遏制发展,而是对市场进行良性调整,可以预见在经过合理的调整后,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将走得更远更健康。按照国际经验,当国民经济人均年产值(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区间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住房、汽车的消费将呈现爆发式的快速增长。国民经济是房地产发展的源动力,是房地产高速发展最大的引擎,是房地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最能决定房地产行业走向和未来的因素就是国家经济走势和大局,房地产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成正比,只要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房地产业必将随之扬帆远航
第二节、重庆市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政策分析
重庆历来就是统帅我国西南广大地域的重镇,又是我国最新的直辖市,能够成为直辖市是与其在我国政治、经济、地理、人文等历史与现实生活格局分不开的。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交通、文化、政治中枢,并负有沟通东西、承启南北的地理优势。随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