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摘要
随着数据业务的推广以及多种复合业务的开展,传输网技术越来越受到关
注,基于MSTP和ASON的综合业务传输网已成为目前通讯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
根据北京宽带综合业务传输网项目实践,结合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对该项目投资
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本文通过对基于SDH的MSTP及ASON技术部署的全过程评价,探讨了综合业
务传输网建设的边界条件和方案选择。通过方案选择,结合项目实践数据,本文
进行了必要的财务经济分析。评价结果证明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同时充分
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降低了综合技术成本,并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
最后本文还针对该项目实施后的3—4年的数据,进行了项目后评价。通过后
评价进一步论证了项目的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后评价结果说明,该项
目的实施对于新业务的开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对传统业务的开展则没有表现
出类似作用。同时对过渡性产品服务,本项目开展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个问题
值得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多业务传送节点;自动交换光网络;项目投资
1.1问题提出
第1章绪论
北京市作为中国首都,发挥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相对国家其他地
区来说通信业务发展较为迅速。鉴于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北京本地通信
网络必须根据业务发展趋势,加速建设,以便提高通信能力,满足社会各方面的
要求。在奥运会召开前一两年建设一个达到或超过既往水平和规模的通信网络并
投入全面运营。以实现对奥运会的通信业务需求具有良好可靠的保障。
北京市通信公司本地中继传输网络是构建和发展北京通信各项业务的基础
网络平台,包含了朗讯公司、马可尼公司、华为等公司设备组建的传输网络,其
中朗讯公司设备组建的传输网络规模最大。
北京本地中继传输网到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Switching
OpticalNetwork)项目之前共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从1985
—1994年,为PDH设备建设阶段;第二个发展阶段从1995-1999年,是骨干层为
2.5Gb/s的SDH设备建设阶段;第三个发展阶段是2000年以后,是骨干层为
lOGb/s的SDH设备建设阶段。进一步细划朗讯SDH网的发展阶段,从1994年一1998
年(简称朗讯一网),建成由2.5Gb/s网状骨干网,622Mb/s环状子网,4/I交叉
连接设备,及两级网管组成的SDH网,网络资源已饱和。从1999年到2003年的
朗讯网传输平台(简称朗讯二网)是99环网工程和2000年建设的lOGb/s分层
网络由同一网管管理组成的。北京本地中继传输网的建设与发展在北京通信整个
发展建设过程中都发挥了其成为承载全网各种业务的基础传送平台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通信业务的日益丰富、数据通信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沟通的日渐重
要,既往的网络平台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传输网的服务对象由原来单一的交
换话音网,发展为支撑DDN、FR、ATM、IP等各种通信业务的综合传送网;由原
来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基础网络,演变为直接面向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电路、
带宽、网元甚至波长出租的业务网络。同时,传输网提供的业务电路的速率需求
也由原来单一的2M电路,演变为155M电路等多种速率等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