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提高道路施工悬浮颗粒物的合格率 单位:沧州路桥工程公司
小组名称:沧州路桥公路施工QC小组 一、小组概况 小组活动计划与进度完成情况表 制表人:王汶军计划时间:2013.03.07完成时间:2013.07.28 二、工程概况 施工路段 沧州西三环为新建市内公路,是沧州市重点工程,全长8公里,采用土方路基设计。
项目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针对道路施工中的特点,在道路施工中引入了“悬浮物颗粒物”的检测项目,并设立了5万元的环保专项资金。
工程介绍 施工路段较长,且紧邻沧州高铁西站,周边居民区较多,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较大。
工程介绍 工程介绍 工程介绍 工程介绍 工程介绍 悬浮颗粒物 概念:
大气中的固体、液体颗粒状物质(或称气溶胶)的总称,包含PM2.5,PM10及以上粒径颗粒物,是环境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危害:
伤害人体呼吸道,危害健康。
颗粒物具有一定活性,具有腐蚀作用。
降低大气能见度,危害交通安全。
检测
按照国家要求采用LD-3激光粉尘仪(见右图)
选择课题 选择课题 提高道路施工中悬浮颗粒物的合格率 四、现状调查 施工现场分布了5个监测点,每天检测2次.小组成员查阅了3月10日至3月19日的检测记录,并进行统计(超过国家环保部标准的用红色字体进行了标注),做出以下调查表: 悬浮物颗粒物调查表 结论一 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在统计所得的100个悬浮颗粒物浓度数值中,超过国家环保部标准(0.3mg/m3)的有59个,合格率为41%。 日期 监测点 监测数据
(mg/m3) 小组对3月10日—3月19日施工中悬浮颗粒物超标个数为59个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绘制了悬浮颗粒物超标主次问题统计表和排列图如下: 悬浮颗粒物超标主次问题统计表 恶劣
天气 其他 尾气
排放多 焚烧
垃圾频繁 频次(次)N=59 悬浮颗粒物超标原因主次问题排列图 累计百分比(%) 结论二 施工扬尘大引起的悬浮颗粒物超标共发生40次,占悬浮物颗粒物超标59次的67.8%,是主要问题。 五、设定目标 将悬浮颗粒物合格率提高到70% 现状 目标 合格率(%) 施工扬尘大引起的悬浮颗粒物超标共发生40次,占悬浮物颗粒物超标59次的67.8%,是主要问题。 2011年10月公司在307复线工程中悬浮物颗粒物合格率曾达到72%。 将悬浮颗粒物合格率提高到70%。 确定目标 设定目标的依据 其解决80%可达到的合格率为:(100-59+40×80%)/100=73% 主要问题为施工扬尘大,占40次。
领导重视:公司领导对解决施工粉尘的问题高度重视。
技术支撑:小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公路施工经验,技术水平较高。
结论:主要问题解决80%是可行的。 主要问题确定后,小组成员经过现场调查和分析,通过召开“脑暴会”找出导致主要问题的原因,用因果图整理如下:
施工扬尘
大人机料 环保意识淡薄 车辆带动路面尘土 施工路段干燥 施工场地洒水不足 对扬尘危害认识不足 施工场地扬尘 法 原材料运输中被吹散 六、分析原因 裸露场地较多, 尘土易产生 原材料运输中未遮盖 施工车辆未清洗 大风天气较多 七、确定主要原因 要因确认计划表 确认过程
小组对全体施工人员环保常识进行了考核,考核分为优秀、一般、合格、不合格四档。 合格以上人员占97%,大于95%的标准。 非要因 考核合格率97% 确认标准 考核合格率>95% 施工车辆清洗率≥90% 查阅《施工原始记录》 确认二:施工车辆未清洗 施工车辆清洗率100%
冲洗台冲洗效果良好 非要因 结论 确认过程
料场出口处设有车辆冲洗台,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施工原始记录》,查看了对施工车辆出场时的清洗记录。 车辆冲洗台的冲洗率达到了100%,小组成员又现场确认了冲洗台的工作效果。 工程采用外购混凝土,项目部安排专人对砼运输车辆进行冲洗,保证了车辆在工地行驶中不造成尘土飞散。 车辆冲洗台工作效果良好,车辆统一进行冲洗,保证施工车辆的整洁,不带泥上路。 车辆清洗效果现场确认 原料遮盖率≥90% 现场确认 确认三:原材料运输中未遮盖 原料遮盖率25% 是要因 结论 确认过程
项目段共有20辆原料运输车,小组成员现场查看了原料运输中的遮盖情况。 原料运输过程中遮盖率较小,造出了原料的飞散,形成扬尘。 洒水次数≥4次/天 查阅《施工原始记录》 确认四:施工场地洒水不足 洒水次数均大于4次/天
非要因 结论 确认过程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施工原始记录》,对施工段开工来每天的洒水次数做了统计。 查看施工原始记录可知洒水次数均不小于4次/天,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