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煤槽仓高边坡平、剖面图
二、QC小组简介
三、选题理由
后期装卸煤反弹形变要求:防止仓体空载后,出现应力反弹,造成锚索(杆)断裂破坏;锚索与胶结体间结合面破坏和胶结体与土体间结合力破坏等问题
项目设计要求:锚索(杆)施工一次成孔合格率95%以上
高边坡桩锚支护体系预应力锚索(杆)施工质量控制
选
题
理
由
质量创优目标要求:该工程为省、部级重点工程,合同规定创国家优质工程 “鲁班奖”
鉴于以上原因,项目部成立了预应力锚索(杆)施工QC 小组,对锚索(杆)施工的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施工过程出现质量偏差:锚索(杆)偏心;二次披裂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不匹配;锚索(杆)角度偏差较大
四、现状调查
QC小组成员对以往锚杆施工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一层共135根锚索(杆)调查发现:
1、缩径和塌孔现象严重,使锚索(杆)无法顺利送入孔底;
2、注浆完毕后锚索(杆)不居中,形成偏心杆件;
3、注浆压力与注浆量不匹配;
4、注浆材料配合比控制偏差较大等;
一次合格率仅有80%,不符合为27根,具体对不符合项检查情况如下表:
根据质量缺陷统计表作排列图
由上表可知,影响锚索(杆)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注浆过程中压力控制(占质量缺陷总数的55.6%).
频数(个)
累计频率(%)
注浆过程中
压力控制
锚索无法顺利
送入孔底
锚索与胶结体
不同心
注浆材料配比控制
因为塌孔,造成锚索无法顺利进入.
由于注浆压力控制不当,注浆管爆裂.
五、确定目标
从以上两个图表中可以看出,影响锚索(杆)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注浆过程中压力控制不当。
QC小组目标确定为:
提高产品煤槽仓锚索(杆)施工质量,
使一次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六、原因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项目部QC小组及有关技术人员共同进行了原因分析如下图所示:
注浆过程中压力不符
人
法
测
操作工序不清楚
责任心不强
黄土状粉土
料
机
注浆泵型号小
环
地质复杂
地下水位高
计量设备未保养
数据不准确
空压机型号小
原材料性能不稳定
垂直、水平、斜率不符
钻孔比较深
未落实技术交底要求
厂家更换
配比不符
数量多、间距小
七、确定要因
为确定主要原因,QC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对因果图找 到的原因进行了验证,确定了三项主要原因。
八、制定对策
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每一条主要原因提出尽可能多的对策,以供选择确定.
针对上述原因,QC小组全体成员开会讨论,制定以下对策措施。
对策表
为实现质量目标,QC小组进行各项活动,实施对策中的各项措施。
实施一:
本工程通过实践总结和提高完善,对锚索(杆)抗拔力的设计与施工质量采取控制措施,不但使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也取得了较佳的经济效果。采用信息化动态管理施工,严格控制水表计量及水泥用量,配比不符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九、实施对策
实施二:
在施工过程中注浆压力的控制可以起到锚索(杆)二次披裂注浆的要求,锚索(杆)起到一定的锚固作用,使锚索(杆)的整体质量提高,因此注浆压力是确保实现锚索(杆)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经过我们QC小组研究分析并多次现场抽样检查,对注浆时间及拔管速度进行有效控制,更换注浆泵型号后效果显著,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6.0MPa以上时,有效的提高了施工质量及边坡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