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从质量成本控制视角,探索增值审核的切入点 目录 引言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分类
质量成本控制
QMS与质量成本管理
结束语
引言 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经商理财的重要手段之一。
质量成本管理论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转变过程中,面临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双重“约束”。
质量成本管理是为了满足企业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双重要求,而形成的一种“交叉管理”。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的概念
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提出的,就是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成本,以及未达到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损失。
现代质量理念与质量成本
为了使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高的质量,对质量的理解与认识—即质量理念,应是第一位。以下将传统质量观点与现代质量观点做一个比较。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 质量与质量成本的特点
质量关注度与市场占有率关系
回报率%
相对品质%
虽然从企业的经营角度来看,它的输出质量 、成本、交货、服务,但在企业间的竞争中,非价格因素“质量”日益变得重要,质量 信用度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SONY公司的质量目标为“SONY的质量就是世界的质量的标准”由此带来的高质量、高价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由左图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质量关注度与市场占有率呈强相关的关系
质量成本 质量与质量成本的特点
质量成本与不良率及改善进程的关系
若容忍不良品的产生,随着时间推移,不良率和质量成本都将逐渐上升
时间 不良率 成本 任其不良品产生 质量成本 质量与质量成本的特点
质量成本与不良率及改善进程的关系
选择可让市场不良率下降,但随着时间推移,质量成本逐渐上升 选别 成本 时间 成本 不良 质量成本 质量与质量成本的特点
质量成本与不良率及改善进程的关系
采取质量改善的方式,随着时间推移,质量成本逐渐下降 质量改善 成本 时间 不良 成本 质量成本分类 按照质量成本的经济用途分类
预防成本(成本项目:质量事故预防措施费、质量管理培训费、新产品质量评审鉴定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水平提高奖励费)
鉴定成本(成本项目:检测设备及工具的使用维护费、检测试验费、检测鉴定管理费)
内部损失成本(成本项目:废品净损失费、不合格产品返修费、返修复检费、质量降级损失费、质量事故损失费、质量事故处理费)
外部损失成本(成本项目:质量保修费、质量索赔费、质量诉讼费、产品退换费、降价损失费、质量“三包”管理费)
质量成本分类 从质量成本价值补偿性上分类
显见性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中的一部份,外部损失成本除降价损失成本之外的全部内容。
隐含性质量成本,指要生产经营过程中因质量事故面遭受得价值补偿的资金耗费,包括:“内部损失成本”中的“降级损失费”和“质量事故损失费”,“外部损失成本”中的“降价损失费”等。 质量成本分类 从质量成本价值补偿性上分类
犹如水中冰山,暴露在水上面的是显见性质量成本,比例不大,而大部分隐患和损失都有潜在水下面,属于隐含质量成本,分析其质量成本的比例,以揭示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重视隐含性质量成本的作用,加强质量监督,减少经济损失 质量成本分类 从质量成本可控性上分类
可控质量成本:
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是设计部门和技术部门可控;
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的部分内容分别是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可控质量成本
不可控质量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中的部分内容,作为质量事故发生后的损失费用。 质量成本分类 按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分类
设计质量成本
采购质量成本
制造质量成本
销售服务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控制的三个阶段
事前控制
是指在产品投产前,对影响质量成本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事前的规划、分析和审核,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总体规划,确定质量成本目标,并以此制定质量成本控制的标准,为各项费用开支和资源耗费确定其数量界限。
事中控制
是指在质量形成过程中,对质量成本目标的完成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分析、检查,即按开发、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服务几个阶段提出质量费用的要求,分别进行控制
事后控制
是指寻质量成本执行结果进行核算、分析和考核,为以后的质量成本控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