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要求
一,设计基本资料
设计人口
1.3万
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
220
SS最高/(mg/l)
550
SS平均/(mg/l)
300
最大日时变化系数
1.88
工厂A(万m/d)
0.3
工厂B(万m/d)
0.5
工厂C(万m/d)
0.1
工厂D(万m/d)
0.6
一般工业用水占生活用水%
200%
第三产业用水占生活用水%
90%
未预见用水及漏水系数取%
水厂自用水系数取%
20%
5%
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2.1原水水质情况
序号
名称
最高数
平均数
备注色度
40
15PH值
7.8
7.2DO溶解氧
11.2
6.38BOD
2.5
1.1COD
4.2
2.4其余均符合国家地面水水源I级标准
2.2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1 ,河流水文特征
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3m,常年水位-2m
2,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5℃,年最高平均气温:30℃,年最低平均气温:0℃。年平均降水量:1200mm,年最高降水量:1800mm,年最低降水量:900mm。
常年风向:东南风,频率:12%。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20cm。
3, 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深1~1.5m;
第二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深3~4m;
第三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4, 平均地面标高:6.0m
三,设计任务
某地给水工程规划设计,确定水厂建设规模、水厂工艺方案选择。对确定的方案进行单体构筑物计算、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计算。
二 设计计算内容
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生活用水量:Q1=13000×220=2860000L/d=2860m/d
一般工业用水量:Q2=200%Q1=5720m/d
三产用水量:Q3=90%Q1=2574m/d
大型工厂集中用水量:
Q4=QA +QB +QC +QD =0.3+0.5+0.1+0.6=1.5万m/d=15000m/d
设计水量:
Qd =1.88×(Q1+Q2+Q3)+Q4
=1.88×(2860+5720+2574)+15000=35969.52m3/d
未预见用水及管网漏水量取20%
水厂自用水量取5%
水厂设计规模:
Q=a×b×Qd =1.2×1.05×35969.52m3/d=45321.59m3/d
取Q=45400m3/d
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技术比较
1、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及确定
方案一:原水 → 一泵房 → 静态混合器 →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平流沉淀池 → 普通快滤池 → 清水池 → 二泵房 → 用户
方案二:原水 → 一泵房 → 扩散混合器 → 折板絮凝池 → 斜板沉淀池 → V型滤池 → 清水池 → 二泵房 → 用户
2、方案技术比较:
方案一
方案二
项目
优缺点
项目
优缺点
一泵站岸边直接取水
优点: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水泵吸水管路短,运行管理方便,应用广泛,适用在岸边地质条件较好时,取水可靠,维护管理较简单
缺点:投资较大,水下工程量较大,施工期限长,合建式土建结构复杂,施工较困难。
静态混合器
优点:1.设备简单,维护管理方便
2.不需土建构筑物
3.在设计流量范围,混合效果较好
4.不需外加动力设备
缺点:1.水头损失较大
2.运行水量变化影响效果
扩散混合器
优点:1.不需土建构筑物
2.不需外加动力设备
3.不占地
缺点:混合效果受水量变化有一定影响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优点:1.絮凝效果较好
2.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缺点:1.絮凝时间较长
2.水头损失较大
3.转折处絮粒易破碎
折板絮凝池
优点:1.絮凝效果好
2.絮凝时间短
缺点:1.构造复杂,水量影响絮凝效果
平流沉淀池
优点:1.造价较低
2.操作方便,施工简单
3.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
4.带有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效果好
缺点:1.占地面积较大
2.不采用机械排泥装置时,排泥较困难
3.需维护机械排泥设备
斜板沉淀池
优点:1.沉积效率高
2.池体小,占地少
缺点:1.斜管耗用较多材料,老化后尚需要更换,费用较高
2.对原水浊度适应性较平流沉淀池差
3.不设机械排泥装置时,排泥较困难,设机械排泥装置时,维护管理较平流沉淀池麻烦
普通快滤池
优点:1.有成熟的运转经验,运行稳妥可靠
2.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
3.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单池面积可做得较大,池深较浅
4.可采用降速过滤,水质较好
缺点:1.阀门多
V型滤池
优点:1.运行稳妥可靠
2.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
3.滤床含污量大、周期长、滤速高、水质好
4.具有气水反洗和水表面扫洗,冲洗效果好
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