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中文摘要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不仅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在我国的经
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试图解释并分析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
性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探索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的一般性规律,本文的研究目的
是为中小板上市公司可持续成长提供合理的建议
首先,本文在借鉴现有理论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企业成长的内涵和本
质特征
其次,本文探讨了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上市公司自身
因素以及外部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基本
思路
再次,本文选择 S 公司作为典型案例,对该公司的成长性进行评价
最后,提出本文的结论和一些合理化建议及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企业的成长性是企业投资人和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企业未来价值之
所在。成长性作为企业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首先,就成
长而言,其本身具有不同的内涵,如何判断企业的成长本身是一个需要讨论和界
定的问题。一般而言,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产值、盈利、规模等财务指标的分
析,可以直接观察企业成长的速度和效果。但是如果想客观和全面地评价企业的
成长性,必须要考虑合理地选择各种与成长相关的指标,并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
因此,评价企业的成长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次,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是
复杂多变的,企业的成长最终是由企业的技术、产品、市场、组织结构以及企业
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成。这些因素中,有一些是显性的,可以
寻找合适的指标来描述;但如: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则属于隐性因素,存在着
难以测算、无法量化的问题,对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分歧较大,共识
不多。因此,厘清影响企业成长的相关因素,探索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
们进一步认识企业成长的规律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中小企业板成立较晚,尽管历经曲折,但仍显现出良好
的发展势头。中小企业板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性中小企业的独特推动力量,是
其他融资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从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实践上看,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是中小企业市场发展的核心。这个市场进入门槛低、投资风险大。多数企业处于
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很可能导致失败或者破产。面对
不确定的市场风险,投资人和管理者有必要把握企业的成长性规律,正确认识企
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合理评估投资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以期有效提高中小上
市公司的可持续成长能力,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选择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为论题,从讨
论成长性的内涵出发,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在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
素分析基础上,探索导致企业具有高成长性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2
针对提高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困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企业成长内涵的研究
古典经济学中用分工的规模经济来解释企业成长。马歇尔(1890)认为:外
部经济性、企业家生命的有限性和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面临竞争的挑战这三个因
素决定着企业的成长,他认为随着企业规模成长壮大,企业失去了灵活性最终使
得竞争力下降。斯蒂格勒(1996,1999)以企业的功能划分为基础,根据产业生命
周期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经济效应的企业成长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对规模经济的看法,该理论
认为:企业的成长就是一个动态的调整企业规模的过程,正因为企业有追求规模
经济的动机才推动它去调整规模。纳尔逊和温特(1982)认为:企业成长的过程
就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水平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利润最大化目标
既定,所有约束条件已知的情况下,根据最优化规则进行的被动选择,企业没有
发挥任何主动性的余地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包括科斯(1937)、张五常(1983)等从基于交易成
本的企业边界角度来解释企业为什么会成长,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总结如下:
企业的成长表现为企业在横向、纵向以及多元化角度上的边界上不断扩张的过程,
企业通过不断扩张边界来把外部交易费用内部化,这样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
就是企业成长的过程
内生成长论的代表者彭罗斯在 1959 年提出了她关于企业成长的系统理论,她
的理论始终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该理论从分析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和决定机
制的角度,她认为企业的成长能力是以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决定的。而在企业
内部,人的因素起到关键作用,人能够使物质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由人力和物
质资源共同共同作用导致了企业的成长。彭罗斯把企业的创新内容分成:产品创
新和组织创新,她认为创新能力能够将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最终决定企业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