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产 > 旅游地产 > 旅游地产策划 > 2006-2020年福寿山旅游总体规划报告(53页).rar

2006-2020年福寿山旅游总体规划报告(53页).rar

资料大小:109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11/3(发布于广东)
阅读:8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福寿山旅游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前 言
规 划 名 单
一、批 复
二、文 本
三、图 集
四、说 明 书

前 言

来源: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2006-03-02

福寿山旅游区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南部思村乡,是国务院国发[1988]51号文件公布的“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所包括的九个景区之一,集山秀、水美、林幽、石奇于一体,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21世纪前20年,将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时期。在充满希望的21世纪,福寿山的旅游业同样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本着远见旅研“远见卓识、责任良知”的企业宗旨与“济世经用”的规划理念,项目小组先后多次赴福寿山旅游区进行实地踏勘、现状资料收集、市场调研;并与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进行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同时严格遵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有关规范,登记图表、填绘地图,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在多个方案的比较论证基础上,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项目小组得到了岳阳市旅游局、平江县旅游局、思村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平江县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规划分三大部分:福寿山旅游总体规划文本、福寿山旅游总体规划系列图件、福寿山旅游总体规划文本说明书。受水平与条件所限,规划中的纰漏与误差在所难免,敬请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规划名单

来源: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2006-03-02

福寿山旅游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顾 问: 彭东明 洪志凡 李岳玲组 长: 谢淼泉成 员: 田共兵 李镇江 艾鲜枝吴湘清 何蒙珍 赵淼涛 周三春 杨 野 廖洪鸣 林冰玉 唐杏桂 办公室主任: 林冰玉(兼)
福寿山旅游总体规划作业小组
顾 问: 袁 健 许春晓组 长: 刘 源副 组 长: 袁开国组 员: 张国珍 张 欢 李宪坡周 玢 朱湖英 杨 宇调查研究人员:李镇江 唐杏桂 邱齐平 赖豪杰

第一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包括:思村乡行政所辖区域、安定镇杜甫墓所在地和加义镇辜家洞所在地。规划范围面积为160平方公里。

二、规划依据
(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旅游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
(四)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50298—1999;
(五)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6月;
(六)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年;
(七)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正案;
(九)国务院,《批转建设部关于审定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报告的通知》,1988年;
(十)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寿山—汨罗江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
(十一)平江县计划委员会,《平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十二)《岳阳市1998-2010年旅游发展规划》,1998年;
(十三)《平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三、指导思想
依托本规划区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方针,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独特性为卖点,“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本规划区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

四、规划原则
(一)保护第一原则
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以“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发展、永续利用”为工作方针,协调处理好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保护优良的旅游环境,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市场化原则
树立市场导向意识,注重市场真实所需,依靠良好生态环境及自身发展潜力,扬长避短,形成特色产品开发的后发优势,抢占旅游新产品需求市场。

(三)区域整合性原则
从旅游业的综合性、联动性、带动性等特征出发,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职权分割的制约,推进区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着眼于区域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整体优势的发挥,着眼于形成区域内特色上互补、经济上互惠、经营上互助的旅游产品群,并把景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社会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营造适应旅游大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和谐社会发展原则
社会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区域和人的和谐上。旅游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充分协调了三大产业的发展。旅游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范围宽,方式灵活,有利于协调劳动资源分配。在协调区域间财富的分配上旅游业也起到重要作用,使欠发达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改善基础设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利于先富带动后富。所以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五、规划期限
本规划选定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并按照5年一个时段分为近、中、远三期,具体分期年限如下:
(一)近期:2006年—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