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产 > 地产前期 > 地产规划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泾县查济古建筑群保护规划报告DOC(31页).doc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泾县查济古建筑群保护规划报告DOC(31页).doc

资料大小:17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11/2(发布于湖南)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泾县查济古建筑群保护规划报告DOC(31页).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泾县查济古建筑群保护规划(文本)

目录
一、总则
1-1 规划依据
1-2 保护工作回顾
1-3 查济村行政单位总述
1-4 规划范围
1-5 规划原则和目标
1-6 规划指导思想
1-7基本工作方针
1-7、目前存在问题
二、保护框架规划
2-1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价
2-2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2-3景观保护框架的结构
三、现状村落建筑评价
3-1 建筑年代
3-2 建筑层数
3-3 建筑质量
3-4 建筑风貌
四、保护层次与保护范围
4-1 查济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范围划定
4-2 重点保护区范围的划定
4-3 一般保护区范围的划定
4-4 建设控制区的划定
五、古民居建筑群单体保护层次与保护范围
5-1原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2 牌坊
5-3 四门三塔
5-4 2001年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建筑
5-5 遗址
5-6 普通建筑
5-7 古桥、驳岸与石条洗涤池
5-8 古建筑群保护细则
5-9 文物古建筑群指标
六、保护与整治方法
6-1保护与整治模式
6-2保护与整治细则
6-3 保护与整治经济技术指标
七、土地利用规划
7-1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7-2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7-3 土地利用规划调整
7-4用地平衡表
八、道路交通系统调整规划
8-1 规划策略
8-2 道路交通规划
8-3 传统街巷规划
8-4 村落传统街巷空间整治
九、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9-1 规划依据
9-2 规划原则
9-3 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重要历史建筑
9-4 重点保护区高度控制
9-5 一般保护区高度控制
9-6 建设控制区高度控制
十、生态与环境规划
10-1 规划原则
10-2 山体保护
10-3 水口保护
10-4 水体保护
10-5 自然景观维护与发展
10-6 查济特色树木、果木、花卉
10-7 鸟类资源
十一、环境控制与综合防治
11-1 水体环境控制
11-2 固体废弃物污染整治
11-3 其他环境控制措施
11-4 防洪
十二、市政工程规划
12-1 规划原则
12-2 消防
12-3 给水工程规划
12-4 污水工程规划
12-5 电信规划
12-6 市政设施
十三、旅游展示规划
13-1 旅游展示原则
13-2 目标
13-3 展示路线组织
13-4 功能分区
13-5 展示设施
13-6 旅游接待量
13-7 客源市场
十四、项目分期实施规划
14-1 近期实施内容(2008-2015)
14-2 中期实施内容(2016-2022)
14-3 远期实施内容(2023-2030)
十五、规划管理实施建议
15-1 管理方法
15-2 管理制度与管理机构
15-3 办公室工作建议
十六、项目估算
16-1 经费来源
16-2 估算依据
16-3 前期项目主要估算
16-4 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分析
十七、附则

基础研究汇编
附录文本

总则
1-1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
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8)
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2006)
中国古迹保护准则(2000)
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2003)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2005)
泾县总体规划(2004)
桃花源景区旅游规划(2002)
查济村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
国家文物局2001年关于查济古民居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复
现场调研、测绘、访谈、收集的各类历史及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1-2 保护工作回顾
1984年以来,查济人民为保护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1994年查济村民成立了查济古建筑群保护协会,率先在安徽省开展了民间文物保护工作,自村级干部到普通村民具有较好的文物保护素养与一定的维护知识,为文物保护与整个村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8年5月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了皖政[1998]16号文件,将厚岸乡查济民居宝公祠、德公厅屋、进士门、二甲祠、洪公祠、怀素堂,共计六家明清古迹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查济古民居建筑群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查济古民居保护和开发利用办公室成立,办公室强化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与管理,为保护国家级文物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应该看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村落中的无序建设行为比较严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古民居群保护框架,缺乏文物普查基础资料、缺乏对查济村文化遗产价值的整体梳理,这些是查济古民居建筑群保护的焦点问题所在。

1-3 查济村行政单位总述
查济古时又名查村,是富春村、查村和济阳村三村的总称。现三村已经合并为查济村,许溪以南原为济阳村、以北为查村、现神台小区、四甲村为过去富春村范围。其中济阳村936人,261户;查济村1114人,343户;富春村786人,239户;查济村共2836人,843户,20个村民组。全村水田 2362亩,旱地 226亩,全村有林场9960亩。

1-4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具体范围包括东至查济水坑组农田边界、南至查济村南山体控制线,西至查济村西麟趾桥西500米,北至查济村北山体控制线,规划总面积105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47.65公顷;一般保护区面积约86.96公顷。为了保证古村落整体自然环境风貌的完整,本保护规划还在查济建成区外划定了建设控制区,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

1-5 规划原则和目标
1-5-1保护原则
保护查济古建筑群的真实性;
保持查济村历史景观的完整性;
维护查济古建筑群传统功能的连续性和可发展利用性。

1-5-2保护目标
保护查济古建筑群文化遗产、历史景观与风貌特色,保护、延续和提升历史文化价值。在保护的基础上为查济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保护改善村落环境,增加必要的公共与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提高查济古建筑群可持续保护的利用水平。

建立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为全面落实规划内容奠定基础。

1-6 规划指导思想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利用、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查济古建筑群聚落完整,保护是前提与发展的基础,对很多年久失修的建筑、重要历史景观需及时进行抢救性维护。从历史的角度看,查济古建筑群的保护是对村落整体文化环境的保护,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保留过去,同时还需要开拓未来。因此本规划认为,将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发展的基础,将保护作为发展的必要条件,即通过科学的决策和管理,引导保护作为发展的一种特殊方式。

1-7 基本工作方针
查济村历史悠久,是皖南最大的古民居村落,考虑到查济村文化遗产的具体情况,本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保护、整治、控制三个方面。首先,根据现场和历史调查提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的范围;其次,提出针对不同保护层次的相应保护、整治措施;最后,制定相关保护条文,制止无序凌乱的建设行为,为村落未来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1-8 目前存在问题
1-8-1 建筑损害严重
查济古民居多为百年以上的砖木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