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阆中古城主题研究三:
中国古镇旅游发展对比研究
江苏周庄
浙江乌镇
四川洛带
四川黄龙溪
古镇简介
周庄位于昆山市境内西南隅。北宋元拓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在此设庄,后舍宅为泉(全)福寺,始称周庄。沿用至今已有900余年。
凭籍得天独厚的古镇资源,成功地开创了以“江南水乡古镇游”为鲜明特色的旅游业,塑造了一个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打得出、叫得响的“中国第一水乡”的著名品牌,并且赢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长远效应。
乌镇位于桐乡市北部,距市区17公里。
乌镇地处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地势平坦,无山丘,河流纵横交织,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2000年推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现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洛带镇隶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市东郊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西距成都市区17公里,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公里,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重点镇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黄龙溪是一座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川西古镇,位于成都市东南约30公里处的双流县。
历史文脉
周庄古镇近千户住宅,绝大部分临河而居,至今保存了大批明清时代的建筑,如张厅、沈厅、周厅等近百座古老院宅及60余栋雕砖门楼。沈厅为明代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的后裔所建的住宅,坐东朝酉,规模宏伟,从街面直至后河,共有大小100多间房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排列得十分幽深,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群。
乌镇的历史悠久而灿烂,六千多年前,就有先人在此创造着那个时代的文明,镇东郊潭家湾古文化遗址可以作证。乌镇,曾是周边地区的集商重地,规模鼎盛时达十万人之多,从现存的清末民初的建筑格局与整体风貌来看,就足见当时街肆的繁华。历史上也曾有“一观二塔三宫六院九寺十庵”之说。
古镇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镇上居民中客家人有2万多人,占全镇人数的9成; 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
龙溪古镇内,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镇内还有六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雄浑厚重,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镇内现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
旅游景点
富安桥、双桥、沈厅
全福塔、石牌楼、刘公祠、澄虚道观、四义士祠、水冢和迷楼
茅盾故居
修真观和戏台
夏同善翰林第
典当博物馆
江南木雕陈列馆
乌镇水阁
蓝印花布染店作坊
米酒作坊
皮影戏及乌镇拳船
江西、湖广、广东、川北四大客家会馆、药王庙、基督教堂、烟霞洞、红豆林、玉带湖
黄龙溪大佛寺
古龙寺、
镇江寺
潮音寺
古镇特色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港汊纷歧,湖河联络,咫尺往来,皆须舟揖。镇内“井”字形河道流贯全镇,形成八条长街,河上保存着元、明、清历代石桥数十座,建于元代的富安桥,四晚各有一座飞檐垂角、装饰富丽的楼阁,是目前江南仅存的桥楼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双桥,由两座石拱桥相连而成,十分独特。
茶馆风情
乌镇香市
皮影戏
乌镇水阁”即“水上吊脚楼”
乌镇的水阁,因为河道多水阁也多,过去连车溪(市河)两岸都是水阁,所谓水阁,就是沿河的居民房子有半间屋的面积或一个廊房的面积,建在水面上,房子下面是木桩或石柱钉在河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因而称为水阁。
洛带古镇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和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留下了众多的民间传说、历史遗迹、客家会馆。古镇老街以上下街、北巷子、风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等一街七巷为代表,现存的建筑多系清末民初风格。
特色茶馆
影视基地
“黄龙溪十古”:古街道、古树、古寺庙、古牌坊、古佛洞、古渡口、古崖墓、古民俗、古战场遗址、古三县衙门
古镇上,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茶馆,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开的竹台、竹椅、竹凳,还有花花绿绿的太阳伞,成为古镇上一道诱人的风景。
旅游节庆和民俗活动
周庄国际旅游节
摇快船
划灯
打田财
三月廿八节汛
中国·乌镇香市——江南水乡狂欢节
中国乌镇水乡童玩节
洛带水龙节
客家火把节
每年正月初一至大年十五,黄龙古镇会举行多种娱乐活动,如耍火龙、彩龙、水龙等,场面十分热闹。
游憩方式
看古镇水乡风光
听船娘吴歌小唱
观矛盾故居、看花鼓戏
摇蚱蜢舟、坐三轮车
观水上吊角楼、作坊区制作工艺、茶馆“吃”茶、参拜蚕神庙
感受客家文化吃客家菜、
探询清末名居古迹
打更
黄龙古镇至今仍保留着打更的习俗,每天每两小时打一次更,游人在此可真正感觉到黄龙镇的古朴民风。
古镇保护、开发行动
把古镇区0.47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作为一个核心区来保护,工厂企业则另辟至急水港以北,建设工业小区.在此基础上,镇政府对古建筑进行普查,
乌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委会邀请上海同济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根据乌镇历史和现状作总体规划,计划在三五年内分期完成保护和修缮工程。
结合客家文化、三国文物整治,对一些历史元素、历史“符号”、建筑“修旧入旧”,恢复其古建筑。古镇街上的路面要恢复旧时的青石小路。
古铜钱下水孔、传统封火山墙、青石雕花柱础、木结构穿逗房、暗猪肝色房梁、小青瓦坡屋顶
营销口号
中国第一水乡
让我们回到从前100年前
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
天下第一客家古镇
旅游收入(2004)
1、2亿
0、6亿
0、2亿
古镇老街
镇区的主要街道只有3条,即北市街、中市街、南市街,沈厅、张厅、叶楚伧故居、迷楼、古戏台、澄(氵虚)道院、贞固堂、贞丰人家、三毛茶楼等古老建筑都分布在这3条主要街道上。周庄的老街既狭窄又幽深,有的老街只能容两人并肩而行。老街是清一色的石板路,石板铺地,平整光滑,至为古朴。在青龙桥附近的一条老街既窄又短,街两侧房屋的屋檐只留有一条缝隙,故俗称“一线天”。住在老街两旁的楼上人家只要推开窗户,便能相互讲话。
该旅游景区游程达2公里,由东栅老街、观前街、常新、常丰街、河边水阁、廊棚组成,自东往西复往东形成一个回路,依次是:传统作坊区、传统民居区、传统文化区、传统餐饮区、传统商铺区、水乡风情区。
古镇上1000多米长的老街上还保留着大量客家古民居,屋顶多用小青瓦和茅草覆盖,结构多为单进四合院式,正中为堂屋,屋脊上通常有"中花"和"鳌尖"等装饰。
现存的古街坊有7条,街内两旁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属全木穿斗结构,严谨的廊坊式古代建筑样式融入其中,街面由红砂石板铺成。现存的76套民居亦多为两层高的明清风格建筑,青瓦粉墙,栏杆窗棂镂刻精美,傍水而建。临江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是古蜀民居“杆栏”文化的体现。古镇内尚有三座完整的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皆坐落在正街上,形成黄龙溪古镇一街三寺庙,且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独特格局,再加上镇外的两座宏伟的古寺庙,更给黄龙溪增添了古意。
通过以上表格:
综合分析来看
历史文脉方面:
四大古镇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甚至是一段传奇的经历,这是每个文化古镇都离不开的魂。直接影响着古镇的文脉发展和文明的传承。
周庄:北宋元拓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此在设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