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即将出炉 多项配套改革待启动
中国证券报记者20日获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修改完毕并上报,预计将很快发布。规划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
权威人士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在财税支持方面,财政转移支付计算拟更多考虑常住人口因素和吸纳农民工落地因素,以减轻城市承担农民工落户后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发展城市群,优化城市布局上述权威人士认为,要引导2020年8.5亿左右城镇人口的空间布局,城市群仍将为主体形态,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着力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从目前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来看,加快推进城市群发展已成各地共识。多项配套改革亟待启动,国家发改委明确,今年将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地方“两会”着墨楼市 各地调控有差异
经历了2013年的火热,楼市的话题依然是地方“两会”的焦点。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86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4%,实际增速比上年加快4.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仍保持较快发展。那么,2014年楼市表现将何去何从?专家普遍认为,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根据各城市的供需关系出现分化,因此,地方的调控也将出现分化。在目前地方陆续召开的“两会”上,城镇化、雾霾成为普遍谈论的焦点。同时,房地产话题也着墨不少。2014年差异化调控思路仍将延续,各地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提到了调控重点,一线城市强调调控力度不变,但二、三线城市却透露出各不相同的信息。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表示,房地产政策如今有一个鲜明转变,就是房地产要回归“居者有其屋”的基本需求,回归到城市空间的公平分配和使用上来,绝不能成为过度投资的渠道。房地产调控模式应该化整为零,如深圳的问题深圳解决,不必中央出政策。
多地试点共有产权房 让“夹心层”有房住
去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人表示:“鼓励地方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创新住房供应模式,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2月7日,本版报道了江苏淮安共有产权房政策的实施情况。上海市和山东平原县也推行共有产权的保障房多年。三地的具体措施有什么异同?
央行:近三成新增贷款用于房地产
央行上周末公布的《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中指出,去年房地产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全年新增房地产贷款2.3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近三成。楼市火爆依然主要依赖于信贷的支持,信贷宽松是2012年到2013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涨的最关键原因,在目前市场情况下,房价高位运行,远超过普通居民收入上涨幅度,大部分购房者买房都依赖信贷,这也给中国经济带来隐患。去年个人房贷涨幅创近年来高点,主要是购房比例中首套房比例较高导致。开发贷涨幅放缓,主要是开发商销售业绩向好,且海外融资、信托等渠道占比增加。房地产贷款目前依然比较宽松,虽然逐渐有收紧趋势,但还未影响到市场的火爆成交。从整体发展趋势看,2014年贷款的量及贷款的成本依然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因素。
1月九成城市楼市成交量下跌
受春节假期淡季影响,1月份全国楼市成交量一片萎靡,九成城市出现环比下跌,部分城市甚至出现“腰斩”现象。北京等热点城市首当其冲。1月份,北京楼市仅有7个项目开盘,成交套数、成交面积的环比、同比均萎缩了四至五成左右。总体而言,2014年1月受春节影响,大多数城市成交量较上月出现明显回落。在价格上,则呈现出一二线城市稳中有涨,三四线城市稳中微降的趋势。受到春节假期冲击,从2月下旬开始,项目开盘量将逐步增加,因此短期内供需压力仍将存在。“但是鉴于从2013年开始延续至今的土地成交高峰,将在今年陆续形成实际供应,整体而言楼市的库存压力并不会长期存在,也难以对市场形成明显的预期性影响。”
观点:三中全会虽然没有单独论述房地产的章节,但从市场体系、土地改革、财税改革等方面都透露出这样的信号: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市场化,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是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