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状概况
1、用地情况
快安分区总面积1239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889.47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349.06公顷。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667.25公顷,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占主导,分别占现状建设用地44.65% 和 21.57%,所占比重较高,而公共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绿地等的比重明显偏低。
本区保留用地总面积约540.27公顷,占总面积43.62%。可更新改造用总面积306.55公顷,占总面积24.75%。
2、人口
可更新改造用地:本区保留用地总面积约540.27公顷,占总面积43.62%。可更新改造用总面积306.55公顷,占总面积24.75%。
三、功能定位及规模
1、功能定位
福州市重要的高新产业示范区,环境优美的宜居社区,集科研、生产服务、办公为一体的混合功能组团。
2、规模
(1)用地规模:快安分区单元规划总用地规模12.3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1.47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快安分区单元的人口规模为10.7万人。
四、用地布局
1、规划结构
本分区单元的结构为:“一心、一带、三轴、五区”
一心:快安综合服务中心;
一带:南江滨沿江景观带;
三轴:磨溪景观轴、创安路景观轴及东部新城延续景观轴;
五片:指西部居住综合发展区、中部滨江综合发展区、高科技产业区、总部经济区、北部居住区。
2、总体布局
规划充分利用基地临江靠山的自然环境,根据上位规划对本分区的功能定位,分析本分区所处的位置,及目前的发展情况,确定本分区的总体功能定位及对可开发用地的土地开发价值、开发诱导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确定用地布局方案。
沿江一面主要以布局公共建筑为主,商业设施集中在居住组团内布局,城市的绿地、开敞空间主要沿江、沿主要道路及居民点周边布置。工业用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但范围仍以国家批复的原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为主。
3、空间形象
活力城区:本区规划主要为居住用地融合本区内部的商务商业、休闲等多种功能,规划设置多个接口,使各种功能与开放空间形成同路性通道,实现可达性,将本分区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宜居社区。
生态城区:在城市设计中,充分利用“山水”这个要素,将生态引入片区之中,同时绿化通道及视线通廊将区内的山体绿地引向城市,并将周边的山景、水景引入本区。
科技城区:本区作为福州市高新科技的重要的基地,应逐步扮演集科技研发、生产服务和高新生产的功能,把高科技文化融入城区内,变成一个富有科技文化的城区。
宜居城区:创造一个独具地方风格、焕然一新的文化、商业中心带,为市民提供休闲、购物等服务,强调多种功能空间的有机融合、尺度宜人,空间丰富,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区。
五、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福马铁路 、温福铁路。
2、区域性路网—快速路、主干路
区域性路网由现104国道、江滨路、机场高速、三环路及马尾大桥连接线构成。
3、组团路网—次干路、支路
“二横”:马江路(红线宽度36.0米)与儒江大道(红线宽度28.0米);
整体道路系统中,规划重点强化南北三区(福马铁路、现104国道分隔)间的交通联系,根据现状条件,新增南北区间通道。
“四纵”:由西至东,依次为创安路、世纪路、快安大道、湖里路,红线宽度32.0米。
利用现104国道分流总部经济区交通出行,缓解北江滨路交通压力,远期打通朏头路至现104国道。
4、竖向
排涝标准及规划涝水位:
竖向规划采用五年一遇涝水不漫溢的排涝标准设计。
六、绿地系统规划
结合道路、河道绿化、公园绿化、节点绿化等,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开放型绿地布局结构。
七、公示图纸
1、区位图
2、规划结构图
3、土地利用规划图
4、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
5、绿地系统规划图
长乐营前片区
链接网址:http://ghj.fuzhou.gov/cxghj/ghgs/ghcagg/201308/t20130830_716623.htm
规划简介
一、规划范围
营前片区规划范围:北部临江与仓山区、马尾快安组团隔江相望,东为湖里山、尖峰山,西至沈海高速雷打石隧道,南抵大象山、马头村南部,总面积2208.71hm2。
二、功能定位
营前片区将依托三汊港入闽江开阔空间,结合现状河流水系建设具有闽都水乡特色的旅游服务和宜居板块。打造三江口南岸的中央休闲区(CRD):主要承载商务旅游居住、历史文化展示、滨水游乐等服务职能。高尚商业商贸综合服务区,配套滨江生态居住功能,建设综合服务健全、生活配套完善、生态景观特征鲜明的城市综合片区。
三、开发规模
本区城市建设用地1385.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76.39m2/人,片区整体规划开发建筑总规模约1142.6万平方米。
四、规划布局
本区规划总体布局形成“一带、两心、六区”的规划结构。一带:为闽江滨江景观带;两心:为炎山、营前商务休闲中心;六区:为炎山商务养生休闲区、黄石生活休闲区、营前商贸综合服务区、洞马教育生活区、滨水商业休闲生活区、安限生活休闲区。
土地利用规划图
规划结构图
马江片区
链接网址:http://ghj.fuzhou.gov/cxghj/ghgs/ghcagg/201308/t20130830_716578.htm
一、区位及规划范围
马江片区位于马尾保税区以西、地处闽江下游北岸、福州市区东部,所处地带是闽江、乌龙江和马江三江交汇地,规划范围西与快安组团接壤,东北与保税区及青州港区相邻,北抵君山,东西南三面环闽江,规划用地总面积8.55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本区周边有江滨东大道、104国道、机场高速等,区域交通联系便捷;有闽江、马江、君山、天马山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有船政文化、马江海战遗址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本区是马尾区的行政及商业文化中心,公共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也存在产业结构低下、用地不经济、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配套设施规模偏低等现状问题。
三、功能定位及规模
1、功能定位
结合马尾新城规划,本区规划功能定位为:依托船政文化和特色工业遗产资源,以文化旅游、创意研发等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为主,居住生活及公共服务功能为辅的综合组团。
2、规模
(1)用地规模:
马江分区单元规划总用地规模8.5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8.27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
马江分区单元的人口规模为8.40万人。
四、规划结构
规划总体形成“一核、两轴、一带、五区”的规划结构。
一核:天马山生态绿核。
两轴:山水景观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