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I
NONNQ[b7Ou(
国家信息中心 中经网 2014年宏观经济发展报告(展望篇)
III
图表目录
图1: 2010年以来我国各季度累计GDP同比增速....2
图2: 2011年1月~2013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同比增速....3
图3: 2006~2013年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同比增速4
图4: 2011年以来我国各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名义同比增速........4
图5: 2011年1月~2013年9月我国月度出口额及同比增速5
图6: 2010年以来我国各季度累计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
图7: 2011年以来我国各月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
图8: 2011年以来我国各月分类型企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7
图9: 2011年以来我国各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及同比增速....8
图10: 2011年以来我国各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
图11: 2011年以来我国各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
图12: 2011年以来我国M1、M2月末数同比增速.11
图13: 2011年1月~2013年9月各月金融机构新增各项贷款及月末余额同比增速........11
图14: 2011年以来各月金融机构境内新增中长期贷款及占比....12
图15: 2011年以来各月人民币对美元加权平均汇率........13
图16: 2011年以来我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及增长情况....19
国家信息中心 中经网 2014年宏观经济发展报告(展望篇)
Ⅰ 最新概览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政府提出上下限区间管理的调控思路,推出一系
列“微刺激”政策。三季度,经济增长小幅回升,当季GDP同比增长7.8%,较二季度提高
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其中,投资增长加快,对经济反弹起到关键
作用,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增加值增长8.4%,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同
时,“微刺激”政策稳定了市场预期,刺激了上游原料的需求,工业企业出现阶段性“补库
存”。在增长放缓的形势下,就业总体平稳,提前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
三季度,我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中性操作,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但受6月份银
行“钱荒”影响,社会流动性扩张速度减慢。三季度,社会融资总量约3.8万亿元,比去
年同期少1388亿元,比上季度少1800亿元。受监管影响,社会融资出现回归表内信贷的
倾向,人民币贷款多增较多,7、8、9月新增贷款规模持续高于去年同期。同时,人民币
升值与外汇资金流入再次提速。9月份,我国实际有效汇率连续12个月升值,名义有效汇
率连续9个月升值。
不过目前宏观形势仍不稳定,美国债务危机阴影与量宽退出两大不确定性,将对未来
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形成扰动,相应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变化和跨境资金流向也存在较大风险;
我国经济的长期结构性矛盾积重难返,短暂回升的势头并不稳固;房价过高和区域分化等
问题日益严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膨胀过快等突出问题。可见,未来经济走势仍不宜过于
乐观。
展望四季度和明年,宏观调控“上下限区间”管理有助于稳定微观主体预期,各界对
十八届三中全会存在较强的改革红利预期,企业与居民的信心和预期有望稳定向好,从而
推动四季度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平稳增长。但基建投资面临资金约束,产能过剩抑制制造
业复苏,房地产投资土地购置面积持续同比负增长,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等因素将抑制经济
回升势头。预计四季度GDP增长7.5%,全年增长7.6%。明年经济增速能否较快迎来企稳回
升,取决于三中全会改革红利的释放程度,初步预计2014年GDP增长7.5%。
从宏观政策来看,考虑到四季度物价涨幅不会超出“上限”,经济增速也在“下限”之
上,经济总体处于合理区间。预计货币政策调控方略仍是坚守中性,既不从松也不从紧,
将货币信贷供给保持在适度区间,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改革顺利实施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和
资金条件;而财政政策还有较大的“积极”空间,财政支出力度将明显加大,特别是在教
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和住房保障支出等方面的支出进
度将加快。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召开,将明确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可以预料,
经济领域的财税、金融、资源等方面改革将加快推进,改革红利将逐步释放。NONNQ[b7Ou(
国家信息中心 中经网 2014年宏观经济发展报告(展望篇)
Ⅱ 现状分析
一、“微刺激”政策促使经济增长回升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放缓。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政府提出上
下限区间管理的调控思路,即:经济运行若保持在合理区间内,主推调结构和促改革,一
旦超出这一区间,就采取措施使经济进入合理区间。7月下旬以来,为防止经济过度下滑,
政府推出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如对小微企业免税,加大棚户区改造、公共服务、城市
基础设施投资等;并通过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加快利率市场化等改革来促增长。
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宏观经济从7、8月开始出现转好的苗头。三季度,经济增长小
幅回升,当季GDP同比增长7.8%,较二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
点。季节调整后,二季度GDP环比增长2.2%,环比增幅同比扩大0.2个百分点,与一季度
环比增长1.5%、二季度环比增长1.9%相比,回升步伐加快。
图1:2010年以来我国各季度累计GDP同比增速
7%
8%
9%
10%
11%
12%
13%Q1Q2Q3Q4Q1Q2Q3Q4Q1Q2Q3Q4Q1Q2Q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网整理
(一)需求侧:投资增长加快,对经济反弹起到关键作用
政府“微刺激”政策刺激下,国内需求增长特别是投资有效扩张,是三季度经济反弹
的关键力量。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
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
净出口对拉动GDP增长的拉动由正转负,前三季度负拉动0.1个百分点。NONNQ[b7Ou(
国家信息中心 中经网 2014年宏观经济发展报告(展望篇)
1.居民收入减速、消费倾向下降、严格公务消费,制约了消费需求增长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3%,较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较去
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7、8、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11.3%、
11.6%和11.2%,比去年同期分别低0.9、0.5和2个百分点。
消费增长放缓,一方面是因为居民收入减速及消费倾向下降。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
均总收入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6%,分别比去年同期低3和
2.7个百分点。据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三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17.5%,
较上季回落0.6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是中央提倡勤俭节约,严格公务消费对餐饮消费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前三
季度餐饮收入增长8.9%,增幅同比放缓4.3个百分点,下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5
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楼市与车市持续活跃,居民汽车消费以及与住房有关的建筑及
装潢材料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汽车类消费同比增长9.3%,比上半年加
快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同比增长20.7%,
比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
图2:2011年1月~2013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同比增速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011
-011
-011
-011
-011
-112
-012
-012
-012
-012
-112
-113
-013
-013
-0亿
元
0%
5%
10%
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