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管理专题 > 项目管理 > 华年入洗60万吨原煤洗选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51页).rar

华年入洗60万吨原煤洗选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51页).rar

资料大小:61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10/22(发布于江西)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龙云县兴华年入洗60万吨原煤洗选技术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兴华60万吨/年原煤洗选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地点:龙云县二塘镇
产品规模:年入洗原煤60万吨
技改工艺:数控跳汰洗煤
投资规模:380万元
实施单位:龙云县兴华焦化公司
项目负责人:戴立成
联系电话:
贵州省龙云县兴华焦化公司
二00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龙云县地处云贵高原,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据国家煤炭部门探明储量近100亿吨。
龙云县属国家级贫困民族自治县,农业人口占到全县人口的88.35%,人均收入在1300元以上,其中贫困人口占到68%,农业耕地占农业人口的25%,农业主要告旱地耕种和煤炭行业为全县支柱产业。
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开放,形成产业为粗放形的产业,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31号《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必须拆除“十五”小企业,于是政府部门下大力度,取缔一系列小企业的措施,公司为了能够长久发展,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技改为上档次,上规模的洗煤设备,同时增加县财政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据此:我公司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考察、论证,同水城钢铁集团总公司意向性签订了年产为25万吨的无烟煤销售合同,为了能够经济增值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向有关部门申请将龙云县兴华焦化公司的生产线,通过技术改造为一家专业洗煤的公司,同时增设二台年生产为30万吨的先进跳汰洗煤机的技术及相关设施在原有公司的场地上建造。
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特别丰富,常年四季不断,同当地村民没有任何冲突,是比较理想的位置。
第二节项目依据
项目制订依据的是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的第41号文件,黔府电105号、112号、123号精神以及毕署发(1997)7号、8号文件。
编制原则本着投资省、工艺优、配套全、品位高、见效快的原则,综合考虑本项目投资与建设所厂在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引进先进工艺的洗煤设备环境及相关技术,投资结构中设备、设施和配套技术占主要成份,环境措施得到充分体现,形成一体化综合管理,生活方面的设施投资。
关于环保条件问题,采取有关措施和工艺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有利于环保治理与经济协调发展并在公司 的有环保和排污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手续。
第三节项目名称
龙云县兴华年入洗60万吨原煤洗选技术改造项目
第四节承办单位情况
龙云县兴华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原属龙云县改良焦生产企业,由龙云县兴华洗选项目承办。兴华洗选项目原为小型简易烧砖厂,位于龙云县二塘镇梅花村,为省内外冶金、铸造等企业提供优质的焦炭,根据国务院、省、地、县关于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的政策要求,于2007年10月份停产,改良焦炉被拆除。现利用本厂现有的洗煤设施、设备和场地、公共管理设施等资源进行技术改造,将原与改良焦生产相配套的小型洗煤厂改造升级为年入洗原煤60万吨的洗选加工厂。
第五节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一直占主导地位,是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国。1995年和1997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5.0%和73.5%,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今后虽会有所下降,但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至少在50%左右,煤炭仍将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在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开发利用过程也产生了很严重的污染,煤燃烧时不仅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物,同时还排放灰渣及飞灰等固体污染物。煤燃烧释放的微米、亚微米级颗粒物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其中存在的微量有毒有害元素将导致对生物及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大量燃煤已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国家环境保护局已下发了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在控制区内,对生产煤层硫分大于3.0%的矿井逐步实行限产或关停,新建、改造含硫分大于1.5%的矿井,应当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煤炭洗选设施。2000年全国原煤入选比重只有35%左右,大量原煤未经加工直接燃烧,洁净煤技术开发和应用进展缓慢。大力发展和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是煤炭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开发、提高煤炭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是煤炭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洁净煤技术产业化步伐,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煤炭工业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选煤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和基础,是现阶段最为成熟、最为经济的手段。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是建立区域能源基础的主要资源之一。截至1999年底,全省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到2410亿吨,保有储量为530.97亿吨,居全国第5位,比江南其他各省市区储量总和453.26亿吨还要多70亿吨。炼焦用煤储量,占全国储量的21.8%,是中国南方冶金用焦的主要资源。六盘水煤田,以炼焦用煤为主,是长江以南重要的炼焦煤基地。
龙云县位于贵州省西部边缘,与云南省接壤,属毕节地区管辖,与“江南煤都”六盘水相连,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分布广、储量大、品种全、质量好、易开采,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据贵州省1990年储量表统计,已探明地质储量50亿吨,可开采量38亿吨。
生产的原煤含有矸石、灰分及硫分,既不能满足行业用煤的要求,又增加了运输费用。由此可见,如果不通过对原煤的深加工来提高煤的质量,势必造成对煤炭资源的浪费,制约煤炭产业的发展。为此,有必要在双戛乡建设较正规的选煤厂。龙云县兴华洗选项目拟建于二塘镇境内,本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实现原煤的深加工,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煤,提高煤的经济效益,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项目概述
第一节拟建地点
龙云县兴华洗选项目拟建于龙云县二塘镇梅花村。
第二节建设规模
龙云县兴华洗选项目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0亩,项目位置为原厂内焦化车间用地,本次建设内容为将原改良焦炉和落后洗煤设施设备拆除,建设符合工艺规模要求的设备及设施,第一期总投资343.6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原煤堆场、原煤准备车间、主厂房、煤泥堆场、中煤堆场、精煤堆场、循环水池及其配套生产生活设施。项目技改完成后将达到年入洗原煤60万吨的生产能力。其中,一期技改工程完工投产后,将形成年入洗原煤30万吨的生产加工能力。实现年产洗精煤24万吨。第一期技改工程运行稳定后,在原料、市场满足的情况下,启动第二期技改,使产品规模达到年入洗原煤60万吨的生产能力,节能减能降耗指标达到技术要求。
第三节市场需求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煤炭需求量稳步上升。但随着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煤炭需求增长速度趋缓,煤炭消费和生产格局将发生变化。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大中型火电站的建设,将带动西部地区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二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铁路实行“网运分离”,将进一步改善煤炭运输条件,促进中西部地区煤炭开发,有利于煤炭开发布局重点向西部转移。三是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和石油、天然气价格变动,将推动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带动煤炭消费增长。四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及“三峡工程”等项目的建设投产,将改善华东和中南地区能源供应状况,东南沿海地区煤炭消费增长速度放慢。
据预测“十五期间,国内煤炭需求量年均增长2000万吨左右。贵州省为江南煤炭资源强省和煤炭生产大省,在周边省区占有10~20%不等的市场份额,与北煤南运相比,无论在价位还是在煤质、品种上均有优势,而且开发力度较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周边缺煤省区对我省优质煤炭的需求量也将不断扩大。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日益严格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尤其是“黔煤外运、西电东送”形势的发展,冶金、电力工业及动力用商品煤的生产得到迅猛发展,除对煤的需求量增大外,对煤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第四节资源优势
贵州省为江南煤炭资源强省和煤炭生产大省,煤炭工业是贵州省的支柱产业,在中国南方占有约50%的市场份额,与北煤南运相比,无论在价位还是在煤质、品种上均有优势,而且开发力度较低。2004年贵州省的煤炭产量为9756.6万吨。龙云县己探明地质储量50亿吨,可开采量38亿吨,仅观风海、迤那的有证煤矿通过资源整合和扩能技改,产能将大幅提升,通过本项目加工洗选,延长了本县原煤产业链,增加了财政税收,促进了产业升级。正在建设中的水矿集团大湾西井即将建成投产,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
第三章项目投入总资金
第一节项目总投资
龙云县兴华洗选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843.62万元。第一期343.6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万元。
第二节资金筹措
项目资本金843.62万元,来源于龙云县兴华焦化公司自筹。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洗选精煤
t/a
240000项目总投资
万元
843.62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43.62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00职工人数

48
其中生产人员44人主要经济、财务指标年销售收入
万元
13920
达产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3140
达产年利润总额
万元
580
达产年
10
净利润
万元
390
达产年
11
税 收
万元
199.2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建设规模.
根据选煤工艺流程,依次布置原煤堆场、原煤准备车间、主厂房、煤泥堆场、中煤堆场、精煤堆场、循环水池等。本设计充分考虑了生产工艺流程、运输、防火、安全、卫生、预留发展及节约用地的要求,并按照各组成部分与各自功能的特点,结合厂区的自然条件进行了总平面布置。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资金筹措情况,确定选煤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