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单元主题
研讨组织技巧与演练
学员手册
研讨组织技巧
研讨教学法是由讲师设计讨论题目或案例,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并得出一个团体性结论,以此使学员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分为小组讨论和个案研讨两大类。
小组讨论法:
即由讲师将参加学员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每组分开讨论同一个题目,然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表讨论结果,最后讲师整合讨论结果,提出最适当的答案的研讨方法。
案例研讨法:
即给受训学员提供一个真实可信的片断或案例,学员先阅读案例,然后在小组中讨论,接着在班级中发表,学员通过分析事件及其过程,参与解决问题、做出判断进而得出最佳选择的过程。
在研讨中,参训者会面临一个真实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这个问题的介入,研讨与参与,最后由自己来发现潜在的原则。一个使用过研讨方法的讲师非常清楚,这种方法几乎正是学员有机会不用害怕现实的惩罚,却又能表达自己的经营态度与检验自己的经营感觉的唯一途径。研讨的宽松气氛可以表明讲师将受训者当作理智的成人来尊重,正是这样,才会激发学员积极、主动地探讨问题的真谛。
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正是讲师力求受训学员们做到的,而研讨法便能带来这种全身心的投入。
研讨法的好处
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增加经验。
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与应用能力
重新确认原理与原则,改变原有的意见。
促进个人态度的改变,提高参与意愿。
5) 结论是由团队达成的共识,利于执行。
讲师应具备的特别技能
了解分组组长所扮演的角色
要有提供资料的能力
要有引导和激发讨论的能力
要有安排角色扮演中各种角色的能力
控制讨论在规定的范围内与时间内
研讨法的步骤
1、选取案例或拟定研讨案例
2、分发案例,并让学员仔细阅读或介绍研讨题目
3、召集学员分组,介绍主题,说明讨论规则,告知时间分配,选出小组长并告知职责
4、进入正式讨论,讲师巡视
5、小组代表发言,介绍小组研讨成果
6、全班讨论
7、讲师总结
研讨法注意的问题
1、鼓励畅所欲言,允许为个人观点辩护
2、注意观察、认真倾听,掌握全局
3、讲师只作总结,不作评价。
4、避免说教
5、初级培训不适用
6、明确组长职责,切实发挥其作用
组长职责:
主持讨论,保证不偏离主题
鼓励组员参与,平均发言
掌控时间
关注少数派的意见
指定记录人和发表者
研讨组织VCD示范背景资料
案例背景:
曾小梅在国营单位工作了十年,由于本身进取心不强,加上单位人际关系复杂,升职无望。去年,由于单位效益不好,工资每月发放一半,因此另谋发展,经朋友(张铁业务主任)介绍来到太平洋保险公司(原单位未辞职)。
曾小梅入司已经九个月,在营业单位与同伴相处很好,也服从单位管理。
曾小梅在业务方面,表现平平,也没有增员的意向,每次考核都可以达到最低标准。没有明确的目标设定,业绩来源的随机性较大。
下表是曾小梅一周的出勤、拜访量、举绩记录表
单位:吴淞营业区一部四室室主任:张铁02年4月 第三周
姓名
项目
星期一
4月15日
星期二
4月16日
星期三
4月17日
星期四
4月18日
星期五
4月19日
合计
曾
小
梅
出勤
到
到
事假
到
到
80%
拜访量3514
成交件数13
成交保费
34120
12584670
佣金收入
8530
314.51167.5
研讨问题:
1、 对于曾小梅的活动状况,您会给她什么建议?
2、 对于张铁主任,您建议他如何辅导曾小梅?
研讨组织技巧检查表
分组状况
讨论小组大小是否适当
所有参与讨论的学员都能看到其他的人
学员对于讨论的主题是否已有若干认识
二、事前准备
针对讨论是否有清楚的目标
针对此一讨论是否已做计划
是否已准备好所有可能讨论到的资料
三、引言
引言能否激发学员的兴趣
自己是否表露出对讨论题目的热衷
讨论题目是否清楚述明
四、讨论阶段
是否带动全体学员参与讨论
是否保持讨论不离题
能否控制干扰
对学员正面的表现有无奖惩
对学员相互支持的行动有无奖惩
是否运用团队所给予的回馈
五、结论
所做的结论是否为整体结论
结论是否能把学员的讨论与主题相连结
针对讨论的关键要点,是否加以摘述
研讨组织小组演练案例
案例背景:
营业部经理想晋升业务员林峰作业务室主任。他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已经干了12个月,目前干得相当不错。但是他总体上的业绩、收入与个人成长状况可以显示,目前他还未意识到自己应该走组织发展之路。部经理的想法是尽快搭建业务部的组织框架,使一部分业务员加快成长,公司营销部则一贯强调业务员晋升必须符合所有晋升条件,而且必须由本人申请。
研讨问题:
公司营销部是否应该批准这次任命?为什么是?为什么否?小组可以展开讨论,怎样去发现、选拔、训练一名业务主管。
研讨演练心得
讲师扮演者:学员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