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 目录 一、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 3 1、项目涉及技术领域现状、发展趋势 ..... 3 2、项目建设对行业发展的作用、意义 ..... 4 二、项目实施基础 ....... 4 1、企业基本情况 ..... 5 2、技术研发团队 ..... 5 3、技术研究及开发能力 ..... 6 4、配套设施与仪器设备情况 ......... 6 5、三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 6 三、项目主要目标和建设任务 ........... 5 1、总体目标 . 7 2、主要研发方向和工程化方向 ..... 7 3、项目的组织设计和功能构架 ..... 7 4、主要建设任务 ..... 7 四 项目实施计划 ....... 10 1、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 10 2、项目建设周期 ... 10 3、项目实施组织及资金使用 ....... 10 五 项目效益分析 ....... 12 1、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12 2、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 12 3、推动BOPET行业的技术进步 ... 12 4、持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12 六 项目风险分析 ....... 13 1、项目建设的风险 ........... 13 2、技术研发的风险 ........... 13 3、投资收益不确定的风险 ........... 13 4、新增折旧影响利润的风险 ....... 13一、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1、项目涉及技术领域现状、发展趋势 当前BOPET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加速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升级转型, 裕兴公司前期已立项成立功能聚酯薄膜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企业 核心竞争力。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尤其太阳能行业和传统电气绝缘行业 产能严重过剩,必须加速产品开发步伐,尽快实现产品结构升级,特别是光学膜、 LED显示屏等高端领域,此外,公司申报的“江苏省(裕兴)功能聚酯薄膜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获准立项(项目编号:BM2012320),因此公司技术研 发中心的原有规划已不能满足要求,为适应形势发展,加速企业升级转型,技术 研发中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二期建设已十分必要和紧迫。 本项目涉及的是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技术领域。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酯薄膜生产基地。近十年,特别是2007年以来, BOPET行业一直处于投资增速期,产能逐年大幅增长,今年已显现出严重的产 能过剩。而另一方面,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技术、质量水平及附加值的提升远 远落后于产能的增速,造成竞争日益激烈,价格面临极大的下行压力。据BOPET 行业协会统计,2007年国内产能仅为67.2万吨,到2010年已猛增至100万吨, 增幅接近50%。预计2012年将达到187万吨,同比增加87%,占全球总需求量 的50%。而全球需求量的年均增幅仅为5.5%。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通胀预期和成本压力加大,欧债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人民币升值的趋 势给出口带来冲击,使BOPET行业竞争压力凸显。预计未来几年国内聚酯薄膜 的产能过剩将超过30%,竞争将陷入白热化,很可能会出现部分企业倒闭,被兼 并重组的格局。 加速产品结构调整,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受到业内的普遍高度关注, 也是聚酯薄膜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必须在功能聚酯薄膜的研发、突破重大关键技 术等方面加大投入,以拓展了聚酯薄膜的应用范围。正在重点开发的有电子、电 器绝缘材料、电器零件、电容器、液晶显示屏等应用领域的高端功能聚酯薄膜。 特别是光学领域的聚酯薄膜、太阳能领域的聚酯薄膜、建材领域用聚酯薄膜、电子材料用聚酯薄膜、新型包装用聚酯薄膜等作未来聚酯薄膜产业发展的重点。现 阶段,这些功能聚酯薄膜的生产主要来自日、美、韩等国家,品种有上百种之多。 我国聚酯薄膜产业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集中度,可是,受到专用聚 酯切片配套开发和薄膜生产工艺技术的限制,功能聚酯薄膜的品种目前仅有少量 品种,很多高端产品在国内还缺乏相关的技术和研发基础。对于国内聚酯薄膜行 业来说,加快对国外功能聚酯薄膜的技术和工艺研究,同时增强消化吸收新技术 和自主创新技术的能力,是进一步提升中国聚酯薄膜产业产品的当务之急。 2、项目建设对行业发展的作用、意义 功能聚酯薄膜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试 验与工程化、测试与应用、培育核心人才与开放运行聚集人才的平台。高性能膜 材料专项工程己被列入国家新材料“十二五”规划,功能膜材料中光学用PET 膜和光伏用PET膜等列入重点发展产品,这与裕兴股份的产品发展和经营战略相 吻合。因此企业建设功能聚酯薄膜研发中心是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缩短与国外的差距,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快速发展,显得 十分迫切。 功能聚酯薄膜研发中心将促进BOPET行业和及其产业链的发展。围绕光伏、 光电显示及高端电子电气绝缘等行业,开展功能聚酯聚合、功能助剂加工和功能 聚酯薄膜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的应用和工程化,以促进聚酯薄膜 朝功能化的趋势发展,以提升BOPET行业和及其产业链的发展水平。 功能聚酯薄膜研发中心将有利于聚集人才、培育人才,增强企业研发团队的 实力。借助开发项目的公示、重大攻关的招标、国内外技术交流等活动,推进国 内外、产学研合作,将聚集行业精英人才、锻炼和培育企业核心人才,构筑企业 人才高地,持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项目实施基础 1、企业基本情况 裕兴股份是一家专业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制造商。公司成立于2004年12 月,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公司现拥有四条具有先进水平的双向拉伸聚 酯薄膜生产线,年总产能约4.5万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厚功能性聚酯薄膜制 造商。 公司秉承“品质成就发展,创新打造未来”的经营理念,坚持中厚型功能性 聚酯薄膜专业化生产的定位目标,主导产品为中厚型功能性聚酯薄膜,属于《国 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四、新材料技术(三)高分子材料2、新型高 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公司聚酯薄膜产品有十多个系列30多个品 种,被广泛应用于开关、电子电器绝缘、太阳能光伏电池、平板显示、纺织综丝 等多个领域。 公司2009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12年通过复审。现拥有6个省 级高新技术产品和1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2012年总收入47,252万元,其中高 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35,366万元,占总收入的74.85%。企业先后获得“高成 长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创新 型企业”等荣誉,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 理体系认证。 公司股票于2012年3月2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305), 拓宽了融资渠道,这为企业后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2、技术研发团队 公司大力推行科技研发活动的实施,重点支持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领先 的新技术产品开发,2012年投入研发费用2,24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76%,为 组织科研攻关提供了资金保障。目前企业有员工312人,其中研发人员57人, 占职工总数18.27%,大专以上科技人员106人,其中硕士10人,本科生47人,大专49人,占职工总数33.97%。 3、技术研究及开发能力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建有“常 州市功能聚酯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专门的研发机构,人才年龄结构合 理,具有新产品开发、设计、工程转化和制造能力。中心配备了专业研发团队和 试验检测设备,为企业的新品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技术支撑,是公司研发活 动的核心平台。 公司坚持走产学研合作道路,与常州大学共建有“裕兴—常州大学新材料联 合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共建有“裕兴-浙江大学聚合物膜联合重点实验室”, 开展了平板显示用高透光光学级聚酯基膜、改性PET及LCD用反射膜的研制等项 目的联合攻关,进行技术层次的交流和研究,在行业内保持了科研创新的领先地 位。 4、配套设施与仪器设备情况 公司建有聚酯膜小试线和较为完整的检测研发设备。主要试验和研发检测设 备有:ABA三层共挤铸片设备、同步拉伸机、差示扫描量热仪、气相色谱仪、PCT 湿老化测试仪、水蒸汽透过率测试仪、拉伸强度测试仪、撕裂强度测试仪、反射 率测试仪、精密光学测厚仪、精密透光率雾度测试仪、击穿电压试验仪等,为企 业的新品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技术支撑。 5、三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导向和主营产品领域作为研究范畴,运用新技术新知 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对产品进行研发和改进,近三年共进行了16项研 究开发项目,取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申请发明专利 4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9项,目前正实施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 (项目编号:BA2011064,平板显示用高透光聚酯基膜的研发及产业化)。三、项目主要目标和建设任务 1、总体目标 以建成BOPET行业一流的功能聚酯薄膜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形成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具备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 业化的转化能力,凝聚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研发团 队。 2、主要研发方向和工程化方向 以平板显示、光伏背板、特种电子电气等为重点应用领域,以PET为基材进 行化学改性和/或共混改性等方法,以精堪的试验和测试设备为主要手段,重点 研发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共聚合聚酯树脂、共混改性聚酯树脂及功能聚酯薄膜 等,并以此作为工程化方向。 3、项目的组织设计和功能构架 项目组织设计是以裕兴股份为依托单位建立成为科研开发实体,具有独立人 事权和财务权,即隶属裕兴股份董事会的领导,按照国内科研实体的模式运行。 功能构架:研发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下设四室二中心,即:光学膜研究室、 功能膜研究室、聚酯合成研究室、聚酯共混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