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管理工具 > 管理制度 > 施工企业新旧制度转轨操作(ppt 32).rar

施工企业新旧制度转轨操作(ppt 32).rar

东源企业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5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2/11(发布于广东)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一、转换的要求:(制度P264) ⒈执行方案一; ⒉转换时必须编制会计凭证。 二、科目转换的对照关系 账结法 账结法是结束旧账时,在同一账套中按照新制度要求调整增建账户并实现新旧制度转换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   第一步,将2003年底的科目余额表按下列要求过渡到2004年年初数。   ⒈新旧制度核算内容完全相同的科目直接将2003年底的余额过渡到2004年;   ⒉按新制度要求对有关科目进行重新分组后将2003年底余额过渡到2004年。   第二步,按批准后清产核资的结果在2004年明细账中作凭证调整相关账户,进行追溯调整。 方法的选择 对于会计档案管理严格的成建制的子公司、分公司可选择任一种方法进行调账,但一次性的工程项目部只能用账结法调账。 以上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 由旧账转为新账时所作的分录是否要入账。表结法不入账,只是作为调整分录,登记在科目余额表的工作底稿中,作为编制新科目余额表的依据;账结法是将这些分录登记入账,形成04年初余额。从会计档案保管来说,账结法资料更全面、完整,所以一次性工程项目部用账结法更合适。但无论是那种方法,均涉及新旧会计科目设置的变化。正如第一个大问题中所介绍的内容,科目设置的变化主要有二种情况,一是重分类,二是追溯调整。 二、新旧制度转轨实务操作 新旧制度转轨实质上是由于会计科目设置变更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新施工企业会计科目设置与原有制度比较有三种情况:(以表结法为例说明) 沿用原有科目 这部分科目在转轨时,采用直接转换法,直接将余额转入新账。 重新分类 这部分科目在转轨时,采用重分类转换法,将旧账余额按新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重新分类,过入新的科目中。 重新分类 例: 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 20,000 专项工程支出——专项工程物资 40,000       ——办公楼工程  60,000 →工程物资 40,000 在建工程——办公楼工程 60,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000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2000 →待处理财产损益——执行新制度前损失 5000        追溯调整 ⒈转轨时追溯调整范围 ⒉一般操作步骤 ⒊实例 ⒈转轨时追溯调整范围 总公司系统各单位新旧制度转轨时,应严格区分追溯调整法和未来使用法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1)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而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所作的变更,应在首次执行的当期作为会计政策的变更; (2)在具体进行“长期投资”科目的转换时,对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对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情况下采用追溯调整法(若相关资料难以取得,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3)八项减值准备的处理; (4)“工程施工”科目调整。    除此之外一律采用未来适用法。 ⒉一般操作步骤 第一步,计算执行新制度的累积影响数   对比新旧制度下的账务处理的差异分析计算:理论上应一直往前追溯,但实务上没必要,也是不可能的。但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来考虑,为了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以相同减值准备政策为基础的比较会计报表,追溯调整至少应在比较会计报表涉及的期间内(一般两年或三年)进行追溯。 第二步,调整分录 (1)直接调整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调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第三步,调整相关报表数据。 ⒊实例 ⑴坏账准备的追溯调整 ⑵存货的追溯调整 ⑶固定资产的追溯调整 ⑷工程施工的追溯调整 ⑴坏账准备的追溯调整 坏账准备的追溯调整不仅要考虑计提范围的变更,还要考虑计提政策的变更(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调整为账龄分析法)。因此,追溯调整的内容具体包括:①原来已经提取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的调整(方法和比例的调整);②原来没有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的调整(补提)。(见讲解659页) ⑵存货的追溯调整 存货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库存材料和已完工尚未结算的工程施工成本及毛利,另外一部分是为销售和其他目的而持有的商品、自制品、材料等。第一部分存货的减值对应“存货跌价准备——预计合同损失准备”;第二部分存货的减值对应“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见讲解661页) ⑶固定资产的追溯调整 固定资产的追溯调整包括:(1)执行新制度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率的变化的追溯;(2)固定资产减值的追溯。(见讲解664页) (4)工程施工的追溯调整     旧制度对工程结算收入和成本按照业主验工计价单确认,并将已经验工计价部分发生的工程成本结转到工程结算成本。新制度规定,工程验工计价与收入、费用的确认相分离,即计入损益的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收入的金额为按建造合同确认的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与企业当期实际发生的成本和验工计价的价款不一致。按总公司规定,追溯调整的内容就是新旧制度确认的收入和费用的差额及对所得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