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寿阳平安煤业一通三防2013年工作总结暨2014年工作计划
二零一三年度
2013年通防科工作总结
在段王集团和汉诺集团领导下,通防科以“三个提升”为契机,以服务矿井技改、安全生产为中心,2013年科室以“提升年”为目标,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通防科在一通三防、监测监控、职业病防治以及安全管理等各方面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表现在:
第一,高标准构筑通防设施,全面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1、规范通防设施,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今年通防科对井下通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通防设施标准不高的按照标准进行整改,有效提高了矿井有效风量利用率。
2、2013年,截止11月共构筑永久密闭4道、临时密闭17道、永久风门6道、调节风门4道、测风站8座。新增敷设隔爆水棚17道,回撤11道。共安设全断面水幕15道,冲刷巷道共1150米。吊挂风筒5200米,回撤风筒4300米。
3、15101皮带顺槽、回风顺槽风筒吊挂距离均超过1800米,通防科风筒共克服两巷上、下山多、距离长,风筒吊挂严格做到平、直、稳,成为两巷的一条“亮丽风景线”,受到了省市县、集团公司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第二、煤矿形势艰难,响应集团公司、公司号召,全面提升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将“不浪费一个螺丝钉、节约一张纸”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通防科把旧风筒缝补后再利用95节,节约资金约30569.1元;利用工作面回撤隔爆水棚275个,节约资金约3300元;利用旧木料20立方,节约资金约20376元;采用A4纸反正面使用,节约资金620元;铜喷头以旧换新、牌板责任到人,将节能降耗意识深入到每个职工心中,共节约资金约54865.1元,真正把节能降耗落到实处。
第三,擦亮矿井的“眼睛”,提升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水平,筑牢防治井下气体的每一道防线。
为提高监控、人员定位管理水平,通防副总经理李军直接管理,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监控、人员定位管理没有出现一次故障。监控室克服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全年敷设甲烷传感器线11000米,回撤3700米,调校传感器44次,全年各种传感器、光干涉甲烷测定器、便携式瓦检仪、风表等仪器共强检162台。井下安设监控现安设分站5台,甲烷传感器13台,一氧化碳传感器8台,温度传感器2台,断电控制器8台,烟雾传感器8台。全年无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超限记录,监控人员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严格服从管理,工作责任心得到了明显提高。
第四,安全工作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提升了全科人员安全意识。
深入学习《人人都是通风员》煤矿安全新论,增强了全科人员的主动性、自觉性;通过班前会、班组长会议,科室管理人员会议,结合煤矿典型安全事故,增强职工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将安全意识贯彻到每个工人心中,切实做到“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