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乔布斯式的挑剔,业界曾有一个说法,“没有人可以跟
乔布斯合作一次以上”。例如,他曾要求一位设计师在设计新的
Macintosh电脑时,在外表上不能看到一颗螺丝。后来,设计师设计
的模型有一颗螺丝稍微显露出来,就被立即开除。黄文仔对星河湾
在许多细节上的处理,和乔布斯的要求可谓异曲同工。
这种近乎残酷的完美主义,使他们创造的产品,总是远远超
越于寻常标准之上,而带有一种艺术品和收藏品的稀缺特征。无论
是苹果的简洁与惊艳之美,还是星河湾的和谐与精致之美,都让人
感到,在这个充斥着急功近利和粗糙马虎的时代,还是会有一些东
西能带给我们惊异,就像在某个夜晚我们突然看到的澄澈星空。黑
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虽然现实中这种显现是如此之
少,但却足以让我们继续保持对美的敬畏。
一位朋友说“伟大是熬出来的”,《星河湾传奇》中点点滴滴
的故事则启发我们,好产品是要求出来的。没有苛刻的要求,偏执
的要求,求全责备的要求,苦心孤诣的要求,绝不马虎、绝不妥协
的要求,真正的好产品不会出现。而在这一系列要求的背后,是对
待世界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环境的态度,对待顾客的态
度。这些态度,也就是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
境界和状态,就有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几年前,《书城》杂志还在出版的时候,有一句广告语,“有
思想的人都很寂寞,幸好还有好文章可读。”而用《华尔街日报》
著名撰稿人布隆代尔的话来说,“优秀的写作从来都是痛苦的产
物。如果你没有受伤,你就没有尽力。”写作如是,建筑的规律何
尝不是如是?!作为一个对黄文仔有所了解的人,我目睹过他是如
何在一块土地上投注深情、费尽心思的,也看到过他是怎样因为一
个小小的不满意而郁闷和痛苦的。他的视野,他的标准和他的付
出,造就了星河湾成功的底色——在中国房地产的高端市场上,对
产品挑剔的顾客总是很寂寞,幸好还有星河湾可住。
乔布斯在他那篇对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著名演讲中说:“带
着责任感生活,尝试为这个世界带来点有意义的事情,为更高尚
的事情做点贡献,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有意义,生命不再枯
燥,……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
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
情都是次要的。”
黄文仔很少对外界说些什么,他的信条是一句很普通的话,
“好产品会说话”。
建筑是社会的符号,民族的史书,“世界的年鉴”(果戈
里),凝固的音乐(梁思成),而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建筑应该是
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星河湾之所以
能创造出独特的价值模式和生活体验,归根究底,正是对人性的高
度尊重、体察和满足。因为黄文仔和星河湾的努力,使我们对“建
筑让人们更幸福,让生活更美好”的前景增添了更多的信心。
桃李不言。但“下自成蹊”、应接不暇时,多一张历史的路线
图,应该不算多余。所以,假如对好产品有兴趣,你可以把这本书
带在去星河湾的路上。
秦朔
二十世纪行将过去的最后一年前后,一如今日,许多拥有一定资
本、怀有企业家梦想的人正踌躇满志准备在商业世界开创一番事业。
从那时到现在的中国,都处在一个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段,恰如
一列开足动力的欲望号列车,不停快跑,只争朝夕。
速度定成败,规模论英雄。社会舆论不断推波助澜,塑造了中
国企业家们内心的恐慌与焦虑。野蛮生长、疯狂扩张成为这一轮中
国企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大就是好吗?快就是成功吗?这样的结论显然为时尚早。
疯狂扩张的代价已然呈现:环境质量迅速恶化,公民心态普遍
失衡……。最严重也最可怕的是——无法再生资源的低价值快耗。
一个中国品牌的启示
序
于是,现在,我们还需要普及一个人类经验的基本常识:数量
大不等于质量好,数额大不等于价值高,疯狂成长的大企业不等于
受人尊敬的企业!
也是在那个时候,在中国南方广州,也有一位企业家在考虑
着未来的方向。不久,一个叫做“星河湾”的品牌诞生了。刚开
始,所有人都认为这只不过是又一个疯狂掠地、快速敛财的房地产
企业。然而,随着这位企业家的大锤挥向刚刚落成却不够完美的房
子,让人们对这家企业有了更多更大的期待。
当时乃至今日,房地产商及相关人士,不管其多么能说会道,
也不论其规模有多大,其形象在中国社会真的很糟糕,与“让人尊
敬”四个字相距不止一个山头。
因此,从那以后到今天的八年多来,我内心非常排斥把“星河
湾”与房地产联系(尽管它当然处在这个行业里),也只有离开房
地产这个属类,我才能真正说得清楚星河湾。
八年时间,一个企业可以和应该做多少事、多少项目?
星河湾的答案:三个高品质居住社区(广州星河湾、北京星河湾
和浦东星河湾)。
这在今天的中国企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简直无法理解。要知
道,高效利用和消耗有限土地资源快速攫取巨额财富是这个行业的金
科玉律。这一相对轻松简单的赚钱逻辑,星河湾为何就不屑因循?
因为,星河湾的背后是一位有着近乎固执的追求完美主义的企
业家,快与慢、多与少不是其刻意专注的内容,好与坏才是他持续
执着始终较劲的战场,在浮躁与短视的社会大环境下,星河湾毅然
选择稳健和远见的战略。正因如此,星河湾获得了“不断被模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