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封面文章
中远:破浪海外
中远:破浪海外中远“走出去”的实践证明,只要战略正确、执行到位,中国企业不但可以“走出去”,而且完全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做强做优 今年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提到:“最近美国码头工人协会授予我一个‘美国工人最佳之友奖’,这个奖与其说是授予我的...
中远:全球化的先行者
中远:全球化的先行者专访中远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魏家福 “走出去”并实现全球化,几乎是现阶段中国所有大型企业的共同诉求,国之重器的央企尤其如是。但是,“走出去”工作本身又是一项风险高、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失败案例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先行者的探索实践和成功经验就显得弥足珍贵。中远集团,就是这样一...
央企走出去之中远经验
央企走出去之中远经验中远“走出去”的实践,对于其他同样渴求“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多年来,央企“走出去”的规模在扩大、领域在拓展、形象在改善、质量在提升。据2009年的数据,央企的境外资产总额已超过4万亿元,创造的利润占央企总利润的三分之一。 但必须承认的是,央企的“走出去”...
卷首语
壮大国企事关中国未来发展
这些年来,通过改革调整,我国国有资产大幅度增长,质量大幅提高,为对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不论从数量看,还是从构成和水平看,现有国企都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壮大国企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必须引起长期重视。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企性质特殊...
时论
施密特不是“踢掉梯子”的人
和心怀叵测、“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佐利克之流不同,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施密特确实不是那种“踢掉梯子”的人 不久前,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接受中国学者的专访时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人民的命根子,应否决私有化。此论一出,立即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由于施密特曾经担任德国总理的身份,...
先杀猪还是先杀驴
央企的效益不是上升就是下降,有了这个“两头堵”的理由,国企私有化似乎就师出有名、顺理成章了 “要过年了,是先杀猪呢,还是先杀驴呢?”关于这个问题,本山大叔的经典回答是“先杀谁都不好使”,“因为他已经从‘一根筋’发展到‘两头堵’了”。 国企为什么要私有化?一些人给出的理由也...
话题
物价上涨 国企何辜?
物价上涨 国企何辜?因为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为种种误解,默默扮演“物价稳定器”角色的国企在很大程度上背负着助推物价上涨的骂名 特邀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 瑞 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 高 粱 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徐则荣 天强(中国)管理顾问...
民航发展基金:转正还是转身?
民航发展基金:转正还是转身?在种种质疑背后,民航发展基金正走向规范化 “换汤不换药。” “穿个马甲以为我就不认识你了?” “好消息:机场建设费不收了;坏消息:改收民航发展基金。结果是:坐飞机没少一分钱。不能这么糊弄人!” …… …… 2012年3月17日,财政部在其官网上发布了《民航发展...
封面故事
报道
中国“田纳西” 若水新传奇
中国“田纳西”若水新传奇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一直是中国水电业界梦寐以求的境界。然而,只有在二滩公司对雅砻江进行流域开发管理,从而开创“雅砻江模式”之后,“田纳西”才有了现实的中国版本 陡峭如削的磨盘山南,太阳艰难地攀援而上,直到上午11时,才将光芒洒向群山环抱中的一小块平地。 平地...
雅砻江模式
雅砻江模式二滩公司开发雅砻江的实践证明,“一个主体一条江”的可持续开发模式能够把水电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较好地统一起来,对我国未来水电开发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近年来,水电开发遭遇了种种误解和质疑。质疑者认为,水电对气候恶化、地质灾害当负相当的责任。力挺水电者则表示,任何能...
稀土官司
稀土官司中国稀土的理想发展状态应该是像乒乓球一样,通过中国的管理、技术、品牌优势,把全世界纳入到同一个产业链条之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家里头破血流,在外任人摆布 3月底的开普敦,秋意渐浓。 应南非国民议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率团访问南非。作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
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回归
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回归此番回到原点,绝非倒退回起点那么简单,而是在更高层次的基础上重新起飞 “今年的粮食收储,除中储粮是委托政策收购主体外,其他企业不再接受委托。”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今年两会上的表态,让不少人士解读为引入竞争机制的粮食收储政策又重新回归独家执行。 从八年前独掌托市收购大权,...
“煤电一家”能走多远?
“煤电一家”能走多远?一旦竞争性的发电市场和配电市场得以建立,将会引导电价保持在合理水平,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科学发展 饱受煎熬的火电企业有望松一口气。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称《规划》),首次提出遵循市场规律,鼓励电力企业参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优先建设煤电...
特别策划
驾驭不确定性
驾驭不确定性金融危机余波犹存,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需要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进行深度结构调整的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复杂、险恶。过去一年被称作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今年又将是更加复杂的一年。 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央企表现如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国家经济战略。而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央企,在充满不确...
规模之外的比拼
规模之外的比拼与外界想象不同,高油价给三大石油公司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中海油受益于高油价净利润大增;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却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三大公司表现不同,取决于各自的业务构成特点。中石油、中石化的亏损板块主要是炼油业务,高油价带给他们油气销售收益的同时,炼油板块给...
电信“三国杀”
电信“三国杀”古时,曹操拥兵百万,孙权背靠长江之险,刘备信义著于四海,遂成三国鼎立之势。今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电信领域同样开始了一段三雄争锋的传奇。 三家公司2011年年报对其经营成果充分检验,为公众交上了一份关于三雄争锋的答卷。 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091.5亿...
尽日寻春不见春
尽日寻春不见春2010年,宝钢股份曾以128亿元利润而独占70家大中企业利润总额26%;一年后,宝钢股份营业收入继续增长,但净利润却下跌近半——2011年,宝钢股份共实现营收2228.6亿元,同比增长10.1%;利润总额92.6亿元,同比下降45.7%。 这还是钢铁行业龙头的最好表现。其他...
“后四万亿”的阵痛
“后四万亿”的阵痛2011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07亿和457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和2.7%。其中,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铁路基建收入分别出现20.0%和16.1%的下降;两家央企铁路新签合同则大幅下降76.0%和68.3%…… 这是两大基建龙头央企金融危机后四万亿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