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工程 > 工程项目 > 工程设计 > 某年昌裕煤矿探放水工程设计方案(32页)

某年昌裕煤矿探放水工程设计方案(32页)

水工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82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7/22(发布于江苏)
阅读:3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2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前 言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及行业管理的标准要求,对井下作业地点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结合本矿的实际地质情况,特制定此探放水设计方案。

第一章探放水工程概况
第一节 概况
工作面地面相对位置位于本井田中部,区域内没有水和建、构筑物,所以对掘进工程没有影响。2012年度,除主、副斜井利用原井筒扩刷支护外,其它井巷工程为实体煤岩掘进。为保证本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确保人员和财产不受损失, 严格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做好开拓掘进前期安全工作,探明采掘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情况,需要对9#煤层井底车场、回风大巷、901采区轨道巷、回风巷和90101工作面的胶带顺槽、轨道顺槽、切眼等掘进工作面实施探放水措施。

第二节 水文地质
一、地表水
井田西部的李家沟为一条季节性的小河流,旱季干涸,雨季有少量流水,遇大雨或暴雨汇集其上部沟谷中流水形成洪水,向西南将近1km,汇入汾河。井田地表水属于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二、井田主要含(隔)水层
(一)含水层
1、中奥陶统灰岩岩溶含水层
本组厚度一般为85.00m,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致密、坚硬,裂隙发育,中部夹有薄层状泥灰岩。下段为一套灰、灰黄色角砾状石灰岩,角砾成分为石灰岩、泥灰岩碎块,呈棱角状,夹有石膏层。本井田西北部为奥灰的露头区,灰岩岩溶发育,富水性强。据梭峪勘探区352号钻孔抽水试验(该孔于1969年山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地质勘探局148队施工,位于井田北部边界外约515m处,坐标X=4203799.31,Y=19595885.53),该孔揭露本组97m,以石灰岩为主,占钻穿厚的73%,其余为角砾状泥灰岩,未见石膏。裂隙较发育,并有小溶洞,钻探判层有高0.55m的溶洞。据抽水试验资料,水位145.48m,标高908.14m,为矿区深部本含水组的最低水位。

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为395.84毫克/升,全硬度13.9479德国度,酸度0.2045 mg/L;碱度3.8782mg/L,全固形物285 mg/L,PH值7.81,属于弱碱性,微硬水,水质清澈,透明无味,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本含水层为井田主要含水层。

依据352号孔奥灰水水位标高,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为904~907m。

2、太原组灰岩岩溶含水层组
本组由L1、K2、L4三层灰岩及其间的中~粗粒砂岩组成,含灰岩段12~20m,平均15m左右,L1常变为泥灰岩,层位稳定,厚度1.20~1.50m。K2质较纯,井田范围发育较稳定,厚度1.70~3.15m。L4层位稳定,厚1.50~2.40m。由于埋藏较深,井田内灰岩裂隙及岩溶均不甚发育,富水性弱。据352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1048.38m,水位降低51.52m时,单位涌水量0.0012L/s.m;平均渗透系数0.0039m/d。

3、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
本组较稳定的砂岩是03号煤上下的中砂岩,其次为K3砂岩。K3砂岩厚度变化大。据梭峪勘探区在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混合抽水试验水位降低19.31m时,单位涌水量0.044L/s.m;平均渗透系数0.146m/d;水位标高1104.16m。属弱含水层。

水质属重碳酸硫酸钙镁型,矿化度734 mg/L,硬度29.35度,为极硬的淡水。

4、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
据勘探资料,原梭峪区有8个孔在下石盒子组涌水,有15个孔不返水,钻孔单位涌水量0.0042~0.0174 L/s.m,渗透系数0.00022~0.20m/d,水位标高1006.23~1102.09m,水质属重碳酸硫酸钙镁型。属弱含水层。

5、第三系砾岩含水层
本层多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分布不广,富水性弱。

6、全新统砂砾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李家沟沟谷中,厚度一般2m左右,最厚10m左右。由于补给条件差,含水性较弱。

(二)隔水层组
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隔水层
太原组、山西组地层中所含的泥岩、砂质泥岩为上覆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层,单层厚度0.5~10m,呈层状分布于各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减弱或阻隔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隔水层
该层岩性以铝土质泥岩为主,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为煤系地层良好的隔水底板,隔断了其上含水层与下伏岩溶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地表水体对矿井开采的影响
井田内无大的河流等地表水体,在井田西部边界发育李家沟河,流向自北向南注入汾河,属汾河水系支流,为季节性河流,旱季干涸,雨季有少量流水。井田内各沟谷在雨季时才有微小水流和洪水排泄,平时干涸无水。井田主井、副井位于井田西南部的山梁上,标高分别为1036.763m,1049.616m,当地河流最高洪水位线为1010m,井口一般不会受到洪水威胁。

2、构造对矿井充水作用和影响
本井田共发育4条断层,落差为6~120m,均为正断层;共发现陷落柱1个。

F49(红崖子断层)规模较大,落差为120m,红崖子断层西北水位均高于井田内各可采煤层底板标高,属带压区。另外7、8、9、10号煤层顶板灰岩与该断层下盘奥灰接触,可能成为富含水层,并且断层上盘煤层受断层的影响与强含水层直接接触,靠近红崖子大断层,奥灰水对煤层开采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