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材料按应用领域和当今的研究热点可以分为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
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高温超导材
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
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全球新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多功能、智能化、生态资源协调化、产品标准化、
政府推进化、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高性能、低成本及绿色化发展趋势。行业
目前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潜力前景巨大。
2000 年,全世界新材料市场规模为4000 亿美元,与新材料技术相关的产业部门年
营业额突破了2 万亿美元。2003 年,全球半导体专用新材料市场规模为200 亿美
元;目前世界纳米技术的年产值为500 亿美元,预计2010 年纳米技术将成为仅次
于芯片制造的世界第二大产业,年产值将达14400 亿美元;2010 年,全世界功能
陶瓷的市场总规模预计可达800 亿美元,生物医用材料的产值将达到4000 亿美元,
但跨国公司主导新材料产业发展明显。
2004 年,中国新材料行业成长迅速,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80.1 亿元,同比增长27.7%。
2006 年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市场规模为342 亿元,同比增长43.64%,2007 年和2008 年
将分别达到450.7 亿元和560.9 亿元,而2010 年会突破823.7 亿元,2012 年将超过
1300 亿元。
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明显,截止目前全国共有79 个产业化基地,从按价值
链集聚区域布局特点来看,中国新材料产业基地近1/3 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主
要依托资源优势,而东部地区则主要依靠市尝技术与人才等要素。各地的经济开
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和产业基地为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
障。各区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及分布各有优势、各具特色。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新材料产业,为了发展新材料行业,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
支持。截至目前,国家先后通过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火
炬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七个项目
大力支持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家还加大新材料行业科技攻关经费支持,每
年投入的经费在5 亿元以上。
“十一五”中国新材料产业面临五大机遇:新材料产品市场需求强劲;国际新材料产
业继续转移中国;国内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机会;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节能减排,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具有新材料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化工新材料、高性能功能材料(含金属新
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领域,按照我们的分类方法,具体是化工新材料21 家,电子
信息材料9 家,高性能功能材料(含金属新材料)19 家,稀土新材料8 家,先进
复合材料6 家,建筑新材料4 家,,电池新材料2 家生物医用材料1 家,生态环境
材料1 家,化工新材料、高性能功能材料(含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是目
前发展较快的行业。总体上看,我国上市的新材料企业具有业绩优良、盈利能力较
强、市场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