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属于个案研究,首先在对文化适应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
上,明确了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课程实施的文化适应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并
找到支撑该研究的理论依据,分别是语言适应理论、阶段适应理论和组织适应理
论;然后依托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分析了C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施的文
化特征,并对该专业的教辅人员、不同年级的学生和校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访谈,
从学生对该专业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的适应、课程内容的适应、课程参与方式的
适应以及校规中与课程实施有关部分的适应,发现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文化适应问
题,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本研究对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并克服这种文化
适应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本文认为,中国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文化适应呈现三阶段特征,分别是开放阶
段、挫折阶段和平衡阶段;产生不适应的原因有个体层面的,例如学生的自我评
价过高、文化的权威意识、学术成就评价准则以及对获得成就的感知,也有制度
层面的。
建议学校建立长久的制度以持续的关注学生,快速且有效的跟进学生评价反
馈机制,有意识地调整生源结构,增加中青年欧美教师的比例以及营造多元文化
的生活环境,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和克服课程实施的文化适应问题。
关键词:文化适应;课程实施:中外合作办学;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