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09年-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136页).rar
一、
出 手
雷曼破产标志性事件引发了举世震惊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此衍生出来的多重危机最终重创了世界贸易水平。在危机爆发之初,多数国际机构均预计2009年世界贸易水平将急剧衰退。联合国和世贸组织(WTO)预测的降幅都超过10%,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以来最大降幅。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经济体的中国,受此影响颇为严重。据统计,2009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 -44.8%,对GDP的拉动为-3.9%,,这一数字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最低。
一场危机的爆发很快引发了大规模的政府"救市"行为。中国政府提出了出拳重、出手快的保增长任务。中国经济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迅速下滑到6.8%,大量企业关停倒闭和农民工返乡的信息频见报端。在经过一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4万亿新增投资规模计划和多项惠及民生促消费措施的合力作用下,大量的沿海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抱怨招工难而不得不推迟即将到手的订单。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在2009年四季度反弹至10.7%,2009年全年经济增长8.7%,超预期完成目标。
扩内需补外需是中国政府出手的出发点,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保持较高的GDP增长热情再度被点燃,中央与地方共同抗击危机给过去一年的保增长带来极大的信心,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大量货币和信贷的投放就像一场及时雨,水到之处股市和楼市价格率先反弹,压抑的楼市需求在名目繁多的支持楼市消费的政策下被激发;政府倡导的"打折消费"刺激了当下农民消费的欲望,好景不长之后放宽了下乡品种、提高补贴额度,还采取了以旧换新。但经济刺激计划行至2009年10月份就出现了分歧,政府的救赎和市场的反应并不尽一致,诸如楼市出现的刺激过头和实体经济回暖乏力局面的出现,令刺激措施取向出现分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重量级"出手"带动的外部效应也出现了急剧变化。联合国报告预测,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将达50%,这一数据已远超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另外,澳大利亚央行在2009年接连三次宣布加息,可以说,受益中国刺激政策带动的外部需求效应是导致澳央行加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背景下,2009年的中国经济增速可谓"一枝独秀"。
至今,一场把挽救信心看作比黄金还贵重的"刺激之旅"还远未结束,"出手"之后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能量,也让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推到了非转变不可的风口浪尖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由此,一场新的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运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