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制造分析-以正交切削资料进行球铣刀切削力之预测》(doc 22).rar
球銑刀(ball-end mills)在今天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自由曲面(free form surface)的加工之上,尤其是在鑄造鍛造模具、航太結構元件、汽車零件等方面的應用,更使其成為切削加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刀具。
在金屬切削過程中的切削力測定,不僅在工具機及切削刀具的設計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而且對於不同加工作業下之切削條件選擇亦造成關鍵性的影響,尤其在NC加工的程式設計上更是如此。為了避免刀具的磨損、破壞及變形,以致使工件精加工的品質受到影響,適當切削條件的選擇便甚為重要。因此,在不同切削條件下的球銑刀切削力學模式(cutting force model)之建立與分析,便成為增進其切削加工品質的重要參考指標。
本篇報告是以P. Lee及Y. Altintas於1996年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 and Manufacture, Vol.36, No.9的"Prediction of Ball-End Milling Forces From Orthogonal Cutting Data"(即參考資料[1])做為基礎,來探討如何以不同切削條件下之正交切削實驗所得到的各項切削參數,諸如降伏剪應力(yield shear stress)、斜面上之平均摩擦係數(average friction coefficient on the rake face)及剪切角(shear angle)等項,來建立一個資料庫(database),並經由正交切削與斜交切削之間的轉換公式(classical oblique transformation method),得到球銑刀之螺旋刀刃在經過離散之後,其微小切刃於斜交切削過程中的近似切削力值,其中包含犁入力(plowing force)及剪力(shearing force)兩部分,將之轉換並加總而得到整體的刀具切削力預測值,並透過超過60次以上的球銑刀切削實驗來加以驗證,其所採用之切削實驗工件材料為難削材中的鈦合金(Ti6Al4V)。因此本篇報告的章節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