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产 > 地产营销 > 房地产广告策划 > 某年房地产_南京顺驰阶段整合传播案(ppt)

某年房地产_南京顺驰阶段整合传播案(ppt)

资料大小:13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7/6/29(发布于江苏)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顺驰阶段整合传播策略 暨顺驰三期开盘策略思考 深圳黑弧 2005.6.12 fdc.21ask 中管网房地产频道 阶段广告回顾 顺驰·傲城国际,一个来之不易的项目名称,作为滨 江奥城三期,从4月中旬配合春交会这个节点首度面 市,带给消费者的是怎样的形象呢? 在三期面市的同时,二期继续销售,两者间广告交 集投放效果如何? 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fdc.21ask 中管网房地产频道 报广类 综合二期、三期报广中可以看到,有销售力的广告还是实景图片,如奥体中心篇,二期实景篇;投资回报,108回购篇,商铺投资金蛋篇;地段优势,五环距离篇。 三期绝对中央篇,天赋篇只是以形象与区位入市,因为市场形势发生的变化,中间打断了制订的投放节奏,效果不明显。 户外类 整体形象感觉不错,但还是有一些细节问题。户外广告没有因地制宜,结合地理条件来考虑。在一些诸如楼顶的地方,文字显得太小,在部分呈90度的拐角处,画面被无形割裂。 没有与滨江奥城的有机关联,消费者以为是顺驰在某个新的区域做的一个新项目。 PR类 公关活动中,名车试驾会因天气原因延期,再次举办日期没有确定,可以考虑在下一阶段继续; CTF健康主题活动,电话邀请确认过的客户有近50组,但在活动当天,来者寥寥,三期客户积累严重不足。 阶段小结 在三月的市场环境下,独立包装三期傲城国际,在传播中作为一个新项目推出,一是可以拔高形象,支持高价格的销售;二是可以消除一期、二期在销售过程中美誉度不高的弊端。 随着“国八条”政策出台,形势的变化,营销策略的 调整,为了与原有推广滨江奥城一期、二期所积累的 广告资源进行结合,三期还是应该纳入整个滨江奥城 体系中全盘考量。 先来看看我们的阶段营销目标 顺驰营销目标 销售目标及分解: 6月计划是50套,从1号截止7号,销售7套; 初步定在7月16日开盘,目标80套,其中三期60套,一、二期20套。 就拿掷球来说,如果没有目标方向,一切都是坏球! 先不要讨论这个目标是否能实现,黑弧与顺驰都相 信,只要努力就有回报! 好的,明确了任务,再来看看我们项目现在的情况是否能支撑? 项目现状 一期已经进入尾盘期,可能要延期交房,面临公关危机; 二期主推,有部分户型较难消化,销售压力大; 三期处于开盘前奏,客户积累不够; 产品没有独特卖点导致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建筑不辜负天赋”广告诉求,只能作为一个阶段传播主题,不能满足现在整合传播需要…… 障碍 营销目标 项目现状 第一部分品牌核心策略 客户的期望 三期先开三栋,体量不大,争取快速完成销售或形 成热销局面; 三期拉动二期的销售; 广告推广方面,区分片区其它项目,拔高自身形象; 通过有新意、亮点的公关活动在市场形成传播话题。 我们的任务 从不景气市场突围,迅速拉动销售; 解决潜在客户到访销售现场问题,还要带着对项目的偏好度和一定的了解程度; 为了销售目标的实现,通过七月中旬三期开盘,继续拉动二期与一期尾盘销售; 三期三栋180套推出,客户积累不够,希望能在一个月内尽可能的蓄客,为顺利开盘,积聚人气; 在继续保持顺驰企业品牌与项目品牌知名度的同时,建立美誉度。 市场环境 6.1后的低迷市场,受众持币观望; 总体降温,仍有可观需求; 结婚、搬迁、二次置业,需要购买居住的客户在盘整期内还是会有部分购买; 价格会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相当重要的促销环节。 产品理解 占地5.4万平,近10万建面,707多套,容积率1.8; 户型95-210M2,为客户提供多重选择,建筑总层 高在60米以下,车位553个。 建筑阵列:11栋建筑,其中面江5栋。保证20-25% 左右的户型可看长江。 项目乃河西片区第一排面向长江建筑,南望奥体和 艺兰斋美术馆,西临滨江风光带,远眺长江,综合 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地段价值可期。 产品利益点 分析一下我们的产品,不难看出它最大的利益点就是均好性。好象什么都还不错,但是都不足以支持传播。 很明显,如果只是从产品层面来看, 并不能给予营销目标实现以足够支持 怎么办??? O W S 河西中央区位,未来自身配套完善 可以与顺驰置业店联动,无形增加销售网点 连续开发两期,600多位业主购买 SWOT分析 产品、价格、交通无显著优势 三期客户积累不足 美誉度较低 政府326亿投入,高规格开发 地铁开通、十运会与绿博会召开 政府片区规划的力度与时间,河西是否会成为一个“睡城” 来自竞争对手的直接压力 整个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持币观望的南京地产市场 T 通过一期、二期不断讲地段,描述已足够; 没有主题园林,风情谈不上; 价格、产品、服务、品牌都没有明显优势。 通过SWOT分析来寻找竞争机会 已经有600多位业主购买一期、二期产品,是一些什么人?? 跳出同质化产品诉求,挖掘消费者内心需求,并细分,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