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让分析与解决成为你的强项
1
让分析与解决成为你的强项
课程版本号:2021版
配图请根据课程需要调整
掌握分析问题的本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训目的
培训对象
培训时间
培训形式
课程大纲
课程说明
3快速变化的时代,身为企业员工,如果你不能替企业解决问题,你将成为问题而被解决!本课程通过问题分析、思考和决策案例,帮助快速高效地进行问题分析、决策制定、计划实施。
C类及以下员工
4h
面授
问题与问题思维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目录 CONTENT
010203044问题与问题思维
1)什么是问题
2)问题的分类
3)问题思维
发现问题
1)发现问题的关键
2)找到问题的内因
3)发现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
1)分析问题的基础
2)分析问题的原则
解决问题
1)时间安排
2)逻辑树
3)矩阵图
4)5W2H
01 问题与问题思维
56经典问题1: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经典问题2:今天午餐吃什么?
“问题”:_______________
共同要点
1)什么是问题
7期待的状况
现状
落差
问
题
的
实
质
问题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
1)什么是问题
问题的定义
81)什么是问题
定义
92)问题的分类
防范潜在型问题
恢复原状型问题
追求理想型问题
根据问题的目的和发生时间来划分:
102)问题的分类
根据目的和时间的类型来判断问题的类型,
但问题也会随着范围变化,包含或者变化成多种类型。
追求理想型
防范潜在型
恢复原状型
“需改变”的问题,我们侧重于______和______
“需实现”的问题,我们侧重于______和______
113)问题思维
对同一事物或同一信息,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为什么呢?
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
举一反三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屡教不改
不同的人的思维不一样,虽然说面对同一事物或同一信息,但不同的人的知识、经验、习惯甚至所处的环境都可能不一样,这样就可能导致不一样的思维,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和做法。
思维差距
123)问题思维
问题思维
133)问题思维
01时刻保持问题思维的优点
02030402 发现问题
14151)发现问题的关键
解决问题的原点在于_____________。
期待的状况
现状
落差
问题的本质
问题=理想-实际
存在隐患:放任问题放大
161)发现问题的关键
想一想:
在日常工作中,由谁来指出自己的问题最合适?
发现问题的关键1171)发现问题的关键
016问法
0203040506181)发现问题的关键
小前的遭遇像不像每个努力工作的我们?
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却容易忽略问题的存在。
发现问题的关键2当我们每天为例行公事忙的团团转时,其实很难察觉问题的存在。
192)找到问题的内因
表面问题
潜在原因
现象(可感觉、可量测)
一次因(近因)
N次因(根因)
202)找到问题的内因
问
题
单一状况
复杂状况
如果问题发生的状况十分单纯,就可以直接进入问题确认的步骤而去寻找原因及对策。
由于大部分的问题均极为复杂,单凭个人的力量很难发现、评估、证实并解释所有的数据,因此必须运用团队的力量,将所有数据加以整合运
用,来找寻真正的原因。
分析
212)找到问题的内因
分析的例外
“修缮型问题”有哪些呢?
“自行车爆胎”
“手机没电”
……
223)发现问题的方法
原因之二
原因之一
原因之三
原因之四
问 题
分原因一
分原因一
分原因一
分原因二
分原因二
分原因二
分原因一
分原因二
鱼骨图分析法
233)发现问题的方法
123鱼骨图分析法
243)发现问题的方法
S
C
Q
A分析法
透过描述当事者的心理及状况,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以设问方式刻画出课题的问题接近法。
状况
Situation
问题
Complication
课题
Question
回答
Answer
当事人
每天需要从A区乘坐地铁到遥远的B区公司
但是今天广播说该路线需要调整,不通地铁
那今天还去上班吗?
不上班会被扣工资,还是打车去吧
小王是个上班族
253)发现问题的方法
S
C
Q
A分析法
Protagonist
(主角)
Situation
(状况)
Complication
(问题)
Question
(课题)
Anawer
(回答)
03 分析问题
26271)分析问题的基础
逻辑: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问题的基础1说完想说的话之后,得好好说出理由。
逻辑性最基本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
281)分析问题的基础
逻辑不凭感觉,而是建立________、_______主张和论述。
分析问题的基础2以对方的立场检视自己的逻辑。
逻辑跳跃,问题出在“___________”。
291)分析问题的基础
“主张之后提出论述”
分析问题的基础
利用_______进行
“锲而不舍、反复检验假设”
“检视主张和论述有没有正确地联结”
302)分析问题的原则
M
E
C
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MECE原则
分析问题的原则
核心点:不多不少
312)分析问题的原则
除了要划分清楚分析者与分析的对象之外,还要将所有的要素完整还原。
将事物进行分解,从结构去理解全体。
理性思考。
MECE原则
04 解决问题
321)时间安排
331342琐碎的杂事
重要
不重要
不紧急
影响重大,不能忽视
让人忙不过来
紧急
无法拖延,优先处理
2)逻辑树
34逻辑树又称为演绎树或分解树。
是一种以树状图形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
首先将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与哪些相关问题或子任务有关,每想到一点就给这个问题(也就是树干)加一个“树枝”,并标明这个“树枝”代表什么问题,
一个大的“树枝”上还可以有小的“树枝”,
如此类推,直到找出所有相关的项目。
2)逻辑树
352)逻辑树
36假设树
当对问题已经有了较为充足的了解,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某种假设的解决方案,需要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时,应该采用假设树。
假设树用于___________。
2)逻辑树
37议题树
当对问题不了解 ,或者需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解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方面时,可以使用议题树。
在解决问题的_______使用议题树。
结 构
2)逻辑树
38是否树
是否树的结构比前两种要简单很多,其主要形式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对这一问题进行是否判断,分析的结果只能是“是”或者“否”;然后接着进行下一轮判断分析,继续得出分析结果“是”或者“否”。
假设
论点2论点3结 构
2)逻辑树
39把相同的问题总结归纳成要素;
逻辑树遵循三要素
将各个要素组织成框架,遵守不重不漏的原则;
框架内的各要素保持必要的相互关系,简单而不独立。
3)矩阵图
40按矩阵图的型式可以将矩阵图分为L型、T型、X型和Y型四种。
L
T
Y
X
矩阵图的原理
3)矩阵图
41矩阵图的操作方法
0102030405确定事项
首先确定需要组合哪些事项,解决什么问题
选择对应的因素群
找出与问题有关的事属于同一水平的对应因素,这是绘制矩阵图的关键。
选择适用的矩阵图类型
根据经验、集思广益、征求意见、展开讨论,用理性分析和我经验分析的方法,用符号在对应的因素群交点上做出相应关联程度的标志
在列或行的终端,对有关系或有强烈关系、密切关系的符号做出数据统计,以明确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重点
4)5W2H法
425W2H分析法
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是为什么?
谁?谁来做?谁来完成?谁负责?
什么时候做?什么时机最合适?
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怎么做?如何设施?如何提高效率?
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