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保险认知成熟度成长以及健康养老等综合多元需求,BCG 预估中国保险市场从 2022 年到 2027 年将稳步以每年 7.5% 的增速,成长到 6.8 万亿元的保费规模。
引自《思以致远:展望中国保险专业中介高质量发展之道》
?
?
寿险行业在需求端是直接服务 C端个人消费者,因此客群体量和需求的变化是驱动市场变化的关键根因。
客群体量和结构角度,随着人口红利消退,保险消费者群体进入总量趋稳、新增需求时代。同时,随着人民收入水平、认知成熟度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也从单纯保险需求演变到保险保障、财富管理、健康养老等综合多元需求。
随着人口红利消退,保险消费者群体进入总量趋稳、新增需求时代
引自《思以致远:展望中国保险专业中介高质量发展之道》
不同时代的中国消费者价值取向、需求偏好等持续演进
引自《思以致远:展望中国保险专业中介高质量发展之道》
保险业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基本医疗保险
截至2023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3386.9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33355.16亿元、28140.33亿元。
基本养老保险
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7亿人,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
从2005年开始,国家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模式,每年调整一次,2023年将实现养老金的第20连涨。
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障功能,为市场主体提供风险管理工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存款保险: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至今,共有399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参加了存款保险,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
出口信用保险: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盈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
截止2023年末,保险业资金规模达到29.96万亿元,投资股票2.67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3.77%,保险机构成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保险资金还通过多渠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市场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达到21.85万亿。
社会
“稳定器”
经济
“减震器”
经济
“助推器”
中国保险业有望迎来新的飞跃
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 ,增速较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 中 国保险业也实现了明显复苏,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12万亿元, 同比增长9.14%。 展望未来, 中国经济充 满韧性、 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相信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将为我国保险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提 供坚实的基础。
随着投资者信心恢复 ,居民预防性储蓄或将逐步释放 ,避险类资产如人身险有望持续回暖 ,作为长期财富管理 手段的储蓄属性保险 ,亦有较大增长空间。 经调查 ,有超六成消费者未来一年的家庭年保费预算在8000元以上 ,较过去一年预算更高。 购险人群也将逐渐向小康收入和三线城市人群拓展 ,下沉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健康险将成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撑 ,康养生态 体系有望迎来市场机遇。从技术条件上看, 随着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保险有望变得更简单、 更个性、 更智能 ,这将大幅提升大众对保险的接受度 ,进而提升保险的普及度。
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 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时 ,人均保费支出将快速增长。 2023年中国人均GDP为 1.27万美元 ,这预示着我国保险行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保险业将长期增长、 日益向好 ,并在监管指引 和行业竞争的推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迎来新的飞跃。
中国保险市场增长的内在动因包括经济增长带来的保障需求增加 ,人口 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养老、 医疗保险需求增长 ,政策推动下的 保险市场开放和创新 ,以及技术进步与互联网的结合促进保险产品创新 与销售渠道拓展。 中国保险业将继续受益于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 风险意识 ,成为支撑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力量。
魏晨阳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
备注:数据来源于互联网
客户主权时代—专业化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备注:数据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