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一、冰箱市场概况
二、市场竞争态势
三、长岭的市场现状
四、全国消费群体分析
第二部分对策及定位
五、营销策略
六、广告策略
第三部分执行宗旨
七、广告表现
八、媒体策略及安排
九、反馈评估与修正计划及机制
十、广告及营销策略组合
十一、售后服务的安排
十二、整体费用预算
长岭1998年广告总体企划书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一、冰箱市场概况
冰箱市场自八十年代兴起,随着经济发展,生产能力迅速提高。自1995年起,生产总量超过市场需求,行业呈现出供过于求的态势。95—96年度冰箱市场的一个增长点——无氟,产生并改变了市场格局。98年度,全国冰箱生产能力已达到2000万台,而市场需求量为800万台左右。严重的供过于求使冰箱产业初步规范后,马上又进入了过度竞争的阶段。
(一)品牌强弱分明:
97年度海尔、容声、新飞、美菱四大品牌冰箱的市场占有率总和达到75%,其他包括长岭、上菱、华凌、伯乐、华日、扬子、伊莱克斯、夏普、松下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均不超过10%。96年度的三足鼎立,诸强割踞的形势在1997年已经打破。可以说除了海尔、容声、新飞、美菱四个品牌,再没有哪一个品牌可以以强者自居。整个冰箱市场只有两大阵营,但同一阵营内品牌之间没有质的差别。
(二)中小城市市场成为重要的增长区域。
从中企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看,大城市市场的冰箱使用率已接近90%,冰箱市场增长速度趋缓,市场活力下降,市民对于冰箱的购买和使用关注度下降。因而,大城市市场的可开发、拓展空间相对减小,投入产出比增加。而中小城市的使用率为65%左右,市场增长的空间较大。同时,收入较少的中小城市市民对于选择购买冰箱仍有较多关注,市场活力高于大城市。
(三)城乡结合地区将成为新的家电消费增长点。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在1995、1996两年比城镇居民高0.7和5.7个百分点,1996年人均收入达1926元,但每百户农民拥有电冰箱的台数不到10台。占中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市场,但受收入水平、生活形态等制约。目前,对冰箱市场而言,农村市场尚未形成最基本的规模。但全国农村收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富裕农村已经具有了购买能力及条件,尤其是城市周边农村,从收入水平、生活习惯上都具有了购买冰箱和使用冰箱的条件,冰箱也有了一定普及率,这是冰箱市场的又一个机会点。
二、市场竞争态势
(一)各品牌情况
1、市场领导者:海尔
自90年代中期海尔品牌开始扩展,产品线拉长。冰箱、空调、洗衣机已居同行业前列,热水器、电视机也正在迅速渗透入市场中。
海尔在1997年广告费大约2.2亿元,在广告战略上围绕“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这一形象(海尔,中国造)大做文章,品牌塑造倾向于通过优质服务(真诚到永远),高价格来体现其高档次,在市场上海尔的领导者形象已经基本形成。
据估计,1998年海尔市场战略为:
①稳固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海尔在大城市市场地位稳固,但大城市市场日趋饱和,作为第一品牌,势必向市场潜力更大的地县级城市及富裕农村的市场上转移。这部分行为肯定会影响长岭向地方市场要份额的打算。
②通过价格战增加市场份额。作为领导者,海尔很可能首先挑起价格战,通过降低价格,排挤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短期内给予中小品牌毁灭性打击,并有效遏制容声、新飞、美菱等品牌的攻击,从而进一步提高占有率,巩固地位。
2、市场挑战者:容声
自90年起容声冰箱一直是冰箱业的老大,但在1997年容声市场份额下滑。销量与占有率都被海尔超出。进入98年,容声广告的针对性将较强,尤其是三个平面广告,在内容上直接向海尔发动挑战。在促销活动上,容声也采取主动出兵的方式加大促销活动的力度及广度,大有收复失地的举动。
分析容声营销上的得失,其广告方面的失利在于市场领先时没有积极的品牌树建,从而导致品牌形象的积累薄弱。认知程度较海尔差,海尔积极的品牌树建在几年积累以后产生了直接的效益,而海尔与容声的消费群有一定重叠,海尔的上升直接导至容声的下滑。
据估计,1998年容声的市场战略:
从容声的近期的广告表现上看,容声具有明显的攻击性倾向。可以判断今年容声会采用较为激烈的竞争手段,从铺货、售点工作、广告投入上都会主动出击,而价格作为竞争中最敏感的因素,容声很可能不惜利润,主动降价。
3、市场追随者:新飞和美菱
新飞凭借“无氟”这一市场增长点迅速攀升,从二流品牌晋升为四大品牌之一。由于没有其它产品,新飞的品牌形象即产品形象,广告力度集中。但新飞的问题在于:形象的树立较为缺乏计划性和主动性,未能够象海尔一样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树立其形象。在知名度相当高的基础上,品牌形象没有及时调整,品牌形象的产生基于一篇广告(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绿色冰箱好),而非一系列的营销手段。
美菱在96年度冰箱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中,美菱仍未能进入一线品牌。但97年度,美菱丰富营销手段,加大广告投入,并成功晋升为四大品牌之一。美菱的某些区域市场,如安徽等,份额非常稳固。同时,全国网络设立牢固,成为诸多营销举措有力的支持。美菱的形象定位并不清晰,相反,积极的功能诉求加考究的广告表现是其广告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形势分析
1、海尔、容声的对抗有可能导致冰箱市场的价格战:
海尔的策略是全方位出击。早在96年,即以“百县万场电影下乡”活动在全国的中小城市(镇)中积极展开品牌宣传,范围包括各地农村。同时,全国范围内又推出“海尔冰箱奖种粮大户”等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的活动。这些举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尔的一些策略:积极开拓二、三级城市市场及农村。在这些区域内海尔的高价位配合宣传,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但同时价格也是实现销售的最大障碍。从目前冰箱市场的发展空间来看,大中城市相对饱和,海尔为谋求更大的市场势力,很可能降价,以实现迅速占有二、三级城市及农村市场。
容声作为连续六年的行业第一,97年度被海尔远远超出,已经开始一些攻击性举措,并且表面化到广告表现上,可以推断出今年容声争夺市场份额的决心。而目前海尔回击容声的最有效手段,也就是降价,如果海尔降到与容声相近的价格上,并配合极具说服性的广告,对容声会是很有威胁的。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海尔的价位是它推广的一个阻碍。如果海尔不出大的纰漏,容声真正与海尔抗衡手段可以是大量的广告以及频繁的促销活动,也就是变相降价;或者在终端售点的改造上与海尔看齐;或者给各经销商更大的利益,以强化货流能力。但后两个手段一是见效迟缓,操作复杂,模糊性大,海尔的反击能力强(海尔有更大的利益空间可以作为巩固经销商的手段),比较可能的还是第一种。而无论是海尔因开拓发展迅速的二、三级市场而降价,或是它为打击容声而降价,或是容声为打击海尔而变相降价,对长岭的压力都是巨大的。
2、新飞与美菱为扩大市场份额而加强销售辅助手段。新飞在96年度崛起,并且达到产销量第三名的位置上,得益于新飞迅速果断地投入年产160万台的无氟生产线,这在当时是倍受争议并颇为冒险的。且不论成败,从中可以看出的是新飞的雄心。97年度新飞销售不利,广告部长因而撤职,同时98年的广告预算为1.6亿元再加10%的追加费用,市场争夺的决心可以想象。新飞为扩大份额不太有可能从失势的容声上争取,因为二者销售区域不同,比较可能的是从长岭、海尔这样的北方品牌上下功夫,但“无氟”的影响已是强弩之末,新飞将更多地对长岭以及其它地方品牌下功夫。美菱在97年度成长较快,98年开始投放中央电视台竞标时段(15秒),整体营销策略求稳,同时稳步提高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