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产 > 旅游地产 > 养老地产 > 养老准备的三大误区解析三段式养老方式三个账户PPTX

养老准备的三大误区解析三段式养老方式三个账户PPTX

pandola***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账户
资料大小:1895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PTX(20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5/20(发布于河南)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教你三段式养老规划
目录
一、养老准备的误区
二、解析三段式养老方式
三、三段式养老的三个账户
一、养老准备的误区
养老准备的看法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陈秉正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提及一项数据,即调研发现超七成90后开始考虑养老问题。陈教授认为:“从你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以后,就要有计划地为自己的养老进行一些储蓄。早十年和晚十年,是完全不一样的。”
陈教授的采访内容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清华教授:35岁考虑养老已经晚了”
“35岁开始规划养老晚不晚”
等词条随之登上热搜。
养老准备的看法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养老政策的推动,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养老不仅应该靠国家,更应该自我储备。
但在养老准备的问题上,还是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可能是观点不同,也可能是对现状理解的程度不同,会存在一些误区......
养老准备的误区一
误区一:还年轻,不急着准备养老金 60岁退休到80岁人生终结,20年养老生活期间需要200万左右金额: 30岁的人用30年时间储备,每年投入6.7万元左右; 40岁的人只能用20年时间去储备,每年需要投入10万元左右,储备压力也比前者大。
在老龄化趋势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未来个人养老金储备每个人都要面对。
进入老年生活以后,获取主动收入的概率较年轻时低很多,加上长寿老人数量增长是老龄化趋势的因素之一,未来每个人至少拥有20年左右的养老生活期间,由此可见,老年时期拥有充足的养老金收入显得尤为重要。
养老金肯定越早准备越好
养老准备的误区二
误区二:有社保,公司福利好,不用自己准备养老金
第一支柱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也就是社保养老),定位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功能是防止和减少老年贫困。
第二支柱
企业雇主养老金计划(也就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定位是养老补充和员工福利,功能是对社保养老金的一部分补充,更多是稳定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
第三支柱
个人准备的养老金账户,定位是个人养老责任,功能是为老年生活提供更为丰厚的养老回报。
世界银行在1994年出版的《防止老龄化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白皮书中,
首次提出了养老“三支柱”的模式
社保养老和企业年金福利解决养老期间有饭吃的问题,
但是如果想要保证养老期生活品质,需要自己再做一部分的养老金储备。
养老准备的误区三
误区三:我老了以后才不去什么养老社区,那都是浪费钱
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近年来,我国逐渐形成“9073”养老格局
居家养老老年人自主选择性比较高,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安排自己的养老生活,如需相应的照护服务,由专业人员上门照护。但医疗护理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视住房周边情况而定,所以居家养老适用于完全自理的活力老人。
社区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老年人晚上居住在自己家中,白天去社区内接受照护的一种养老方式。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一起享受生活,避免老年人独自在家的孤独无依感。社区养老适用于独居和半自理的老人。
养老准备的误区三
误区三:我老了以后才不去什么养老社区,那都是浪费钱
机构养老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社交互动等一系列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分为养老院和养老社区两类。
养老院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养老照料服务的机构,但是通常不配备独立的医疗设施。
养老社区是近两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围绕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养老环境,根据不同的老人需求,养老社区为老人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四种生活服务区域,实现一站式养老。
机构养老适用于需要照护的半自理或无自理能力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