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常 见 症 状
第一篇
便 血
第十三节
作者 : 万学红
单位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重点难点
便血的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
便血的病因。
便血的发病机制。
1.下消化道疾病
(1)小肠疾病
(2)结肠疾病
(3)直肠肛管疾病
(4)血管病变
2.上消化道疾病
3.全身性疾病
一、病 因
诊断学(第9版)
便血(hematochezia)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
二、临 床 表 现
1.便血多为下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急性大出血、慢性少量出血及间歇性出血。
2.便血颜色可因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的多少以及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的长短而异。如出血量多、速度快则呈鲜红色;若出血量小、速度慢,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可为暗红色。
3.消化道出血每日在5~10ml以内者,无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改变,需用隐血试验才能确定,称为隐血便。一般的隐血试验虽敏感性高,但有一定假阳性,使用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检测,可以避免其假阳性。
诊断学(第9版)
三、伴 随 症 状
1.腹痛 消化性溃疡;胆道出血;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或溃疡性结肠炎等。
2.里急后重(tenesmus) 即肛门坠胀感;提示肛门、直肠疾病,见于痢疾、直肠炎及直肠癌。
3.发热 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肠道淋巴瘤、白血病等。
4.全身出血倾向 急性传染性疾病及血液疾病,如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
5.皮肤改变 肝硬化门脉高压、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6.腹部肿块 结肠癌、肠结核、肠道恶性淋巴瘤、肠套叠及Crohn病等。
诊断学(第9版)
1.有无不洁饮食、过食生冷、辛辣刺激、动物血等食物史;共餐者是否发病。
2.饮酒史、服药史、既往病史、内镜治疗史及手术史。
3.便血、黑便的颜色及其与大便的关系。
4.便血、黑便的量。
5.伴随症状 如腹痛、里急后重、黄疸、发热、肿块、梗阻、全身出血等。
6.病人一般情况(头晕、心悸、出汗、晕厥)变化。
7.诊治情况 ①常规化验;②胃、肠镜、胶囊内镜、腹部超声、腹部CT;③治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