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产 > 地产营销 > 房地产营销策划 > 成都双流新城区远大林语城项目楼沉降观测技术方案DOC

成都双流新城区远大林语城项目楼沉降观测技术方案DOC

web3000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4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12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29(发布于上海)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成都双流新城区远大林语城项目楼沉降观测技术方案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成都市双流新城区“远大·林语城”项目
52#~55#楼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
2012年5月
成都市双流新城区“远大·林语城”项目
52#~55#楼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审 核 :
项 目 负 责 :
编 写 :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
2012年5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沉降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3
三、沉降观测实施技术方案 6
四、提交的成果内容 8
五、沉降观测设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及服务承诺 9
附件:
NO:1 沉降观测点位图
一、工程概况
成都市双流新城区“远大·林语城”项目位于双流东升双楠大道附近,本次需要进行沉降观测建筑物共计为4栋,即52#~55#楼,以上新建建筑物均为地上13F。
根据业主、设计方、安全监督办、质监站及有关规范要求,需对上述新建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以上工作是为了了解新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从而为施工及设计部门提供可靠数据,并正确指导施工,确保新建建筑物的安全,建立先进的信息化施工模式,同时也为建筑质量的评定提供客观评判依据。
本方案所依据的有关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二、沉降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设立水准基点
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根据有关规范,在施工区附近(建筑物地下室开挖深度的2倍范围之外)共布设供沉降观测使用的至少3个水准基点。我方将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在现场踏勘后再布设水准基点。水准基点布设在建筑物影响范围之外,场地十分稳定且易于长期保存的地区。
2.设立沉降观测点
共计布设52个沉降观测点。具体布设情况见下表:
沉降观测项目
观测点数
(个)
观测次数
(次)
层数 (层)
52号楼
159 13
53号楼
119 13
54号楼
159 13
55号楼
119 13
合计
52
36
\
具体位置见附图“沉降观测点位图”(附图:NO:1)。沉降观测点埋设在承重墙体、柱子上,连续编号。采用钻孔埋入成型标志,成型标志结构见下图。
成型标志结构图
3.沉降观测周期安排
初始值观测在首层拆模、观测标志埋好后,进行初始值观测;对于正在施工中的建筑物在每施工3层左右后进行观测直到封顶。封顶后的内外装修期间观测4次左右(特殊情况适当增加观测次数),直至沉降达到规范所规定的稳定标准为止。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相邻观测点高差变动迹象、建筑基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具体周期安排见下表:
52#楼~55#楼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3层
6层
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