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员工培训效果评估办法
一、目的:为科学评估员工培训的效果,不断提高集团培训工作的有效性,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及各子公司的培训活动
三、职责权限:
1、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及各子公司人事部:公司及各子公司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各部门及各子公司培训效果评估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检查及跟踪。
2、公司各管理部门及子公司下属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具体实施及改善跟踪。
四、基本原则:
1、评估类型、评估层次、评估方法相适应的原则:对培训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应根据培训项目类型,确定培训效果评估层次,选择相适应的评估方法,确保培训效果评估的科学性、公正性、有效性。
2、客观公正的原则:培训组织者及培训效果评估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调查及统计时,应客观公正,不得以主观意见影响评估效果。
3、科学规范的原则:确定评估层次和评估方法要保持规范化和一致性,不得任意减少评估层次和增删评估调查项目。
五、培训内容分类:(如培训内容跨多个类别,以培训主要目标定类别)
1、文化理念类:企业文化、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发展战略、企业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如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在职培训等。
2、理论知识类:产品知识、工艺原理、业务技术理论、管理理论等。如MBA培训、高管相关知识培训等。
3、技术技能类:浮法玻璃工艺技术、机械设备、电气仪表自动化、营销技巧、玻璃质量缺陷判断等。如履岗培训、师带徒培训、FGC培训等。
4、管理技能类:全额薪酬考核分配、绩效考核管理、财务管理、管理方法及素质等。如高(中)管带教、主管岗位代职锻炼、委外培训等。
六、评估层次分类:
1、反应层评估:主要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包括学员对培训策划、课程设计、培训讲师授课水平、培训组织者管理水平以及培训设备设施是否满足培训要求等方面的评价。
2、学习层评估:衡量学员通过培训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把握和熟练程度。
3、行为层评估:评估培训对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掌握学员从培训项目中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行为改进的程度。
4、结果层评估:判断培训对个人和组织绩效改善的贡献率。
七、评估流程:
制定培训计划→确定评估层次与评估方法→实施培训→调查收集评估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撰写评估报告→提交评估→监督相关人员改进→评估资料移交存档
培训项目分类与评估层次的对应:
反应层评估
学习层评估
行为层评估
结果层评估
文化理念类
√
√
理论知识类
√
√
√
技术技能类
√
√
√
√
管理技能类
√
√
√
九、评估层次与评估方法的对应:
1、反应层评估:满意度问卷调查
2、学习层评估:自我报告、笔试、现场测试
3、行为层评估:直线经理评价、下级评价、自我评价
4、结果层评估:衡量业绩变化方法
评估的实施:
反应层评估:衡量受训者对讲师及培训项目的评价,采用《培训满意度问卷调查》
反应层评估
培训组织者
文化理念类
《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件一)
两周内作出统计分析,提出措施,填写完《培训满意度评估报告》(附件二)
理论知识类
技术技能类
管理技能类
2、学习层评估:衡量受训者对培训内容、技术和技能的获取程度。
学习层评估
培训组织者
文化理念类
《学员自我报告》(附件三)
在报告、测试成绩出来后两周内完成《学员自我报告分析》(附件四)《笔试、实操成绩分析报告》(附件五)
理论知识类
《学员自我报告》(附件三)
理论笔试
技术技能类
理论笔试
现场测试
管理技能类
3、行为层评估:衡量受训者在培训项目中所学习的技能和知识的转化程度。培训后1-3个月内进行,对受训者受训前后工作表现进行一个评估。
行为层评估
培训组织者
文化理念类
问卷调查完成后1个月内完成《培训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