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首页 > 资料专栏 > 数据 > 情报数据 > 研究报告 >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DOCX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DOCX

cxkx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数学 教学报告
资料大小:1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X(8页)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5/4/7(发布于江苏)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免费申请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1、开题时间:2018.10.11
2、开题地点: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3、评议专家:学校校长、教科室领导、学校各级课题组负责人
4、参与人员:本课题组全体人员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经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多次论证课题研究方案,现已具备开题条件: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分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交流、爱分享、善合作,最终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目的。
2、通过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3、通过研究,构建分层教学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编写出适合我校的能有指导意义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问题,实现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
二、研究内容
根据课题的理论构思,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理论层面的研究。
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经验及文献资料,正确把握分层教学的含义、要素及意义,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及时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程,借鉴优秀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到本校教师的研究和实践中,弥补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形成较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2、对各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研究。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把学生酌情分成A、B、C三层,其中A层:各方面能力较差,学习上困难大,或能力一般但又消极厌学的;B层:各方面情况中等的学生;C层: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较好的学生。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据情而变,动态平衡。
3、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操作层面的研究。
构建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编写出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形成一套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案集,总结出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1)教学目标如何分层(2)课堂教学如何分层(3)课内外作业的设置如何分层(4)课后辅导如何分层(5)教学评价如何分层,这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基础性和全面性,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借鉴一些成功的、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更好地改进数学教学。
2、调查研究: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采用谈话、问卷摸清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后期进行效果调查、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3、实验研究:采取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研究。
4、个案研究:首先,对于值得注意的学生个体,详细地描述个案,反映其试验前后的变化,进行个案分析。最后边研究边总结,整理个案研究材料。
5、行动研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调整实施进程。
四、研究组织及分工
组长:虞勇(常州市骨干教师)
副组长:金燕
组员:金兴伟、徐敏、刘佳、蒋朝英(常州市教学能手)、朱振兴(武进区学科带头人)、殷诞遥
组长虞勇负责课题的整体运行,对成员进行分工及分层教学研究过程的检测;副组长金燕负责日常课题运行,同时对成员进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