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表
GB 50208-2002
GD2301049□□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验收部位
图号
验收日期
工程检查情况
施工单位检查结论
专业工长(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复查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说明
渗漏水调查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提供地下工程“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
房屋建筑地下室只调查围护结构内墙和底板。
全埋设于地下的结构(地下商场、地铁车站、军事地下库等)除调查围护结构内墙和底板外,背水的顶板(拱顶)系重点调查目标。
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隧道以及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的隧道渗漏水调查的重点为上半环。
施工单位必须在“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上详细标示:
在工程自检时发现的裂缝,并标明位置、宽度、长度和渗漏水现象;
经修补、堵漏的渗漏水部位;
防水等级标准容许的渗漏现象位置。
地下防水工程验收时,经检查、核对标示好的“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必须纳入竣工验收资料。
渗漏水现象描述使用的术语、定义和标识符号可按下表选用。
渗漏水现象描述使用的术语、定义和标识符号
术语
定义
标识符号
湿渍
地下混凝土结构背水结构背水面,呈现明显色泽变化的潮湿斑
#
渗水
水从地下混凝土结构衬砌内表面渗出,在背水的墙壁上可观察到明显的流挂水膜范围
○
水珠
悬垂在地下混凝土结构衬砌背水顶板(拱顶)的水珠,其滴落间隔时间超过1min称水珠现象
◇
滴漏
地下混凝土结构衬砌背水顶板(拱顶)渗漏水的滴落速度,每分钟至少1滴,称为滴漏现象
▽
线漏
指渗漏成线或喷水状态
3.当被验收的地下工程有结露现象时,不宜进行渗漏检测。
4.房屋建筑地下室渗漏水现象检测
(1)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对“湿渍面积”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比例作了规定。按防水等级2级设防的房屋建筑地下室,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0.1㎡,任意100㎡防水面积上湿渍不超过1处。
(2)湿渍的现象:湿渍主要是由混凝土密实度差异造成毛细现象或由混凝土允许(宽度小于.2mm)产生,在混凝土表面肉眼可见的“明显色泽变化的潮湿斑”。一般在人工通风条件下可消失,即蒸发量大于渗入量的状态。
(3)湿渍的检测方法:检查人员用干手触摸湿斑,无水分浸润感觉。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不变颜色。检查时,要用粉笔构划出湿渍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高度和宽度,计算面积,标示在“展开图”上。
(4)渗水的现象:渗水量是由于混凝土密实度差异或混凝土有害裂缝(宽度大于0.2mm)而产生的地下水连续渗入混凝土结构,在背水混凝土墙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