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地产 > 住宅地产 > 住宅大盘 > 2020年天津泰达生态社区项目策划书DOC

2020年天津泰达生态社区项目策划书DOC

前沿社区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1634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0/6/29(发布于甘肃)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2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生态社区,也被有些学者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社区。生态社区强调人群聚集(社) 和自然环境(区)的生态关系的整合。生态社区是居民建设、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 社区服务以及家庭的融合。 随着城市快速化的发展,资源紧缺、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关 注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社区、追求可持续发展、创建宜居城市”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主 体。人们希望得到“生态”、“和谐”、“自然”的居住环境,“生态社区”由此而生,利 用生态学原理建设生态社区成为21世纪社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目前,我国的生态社区建设还处于比较基础的理论研究阶段,各地方开展的建设生 态社区的试点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未来还要继续完善,建立起有 中国特色的生态社区。 本项目选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试点,首次引入“生态社区”理念,通过网络、 媒体及其他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提升社区居民对生态以及生态社区的认识,促进其环 保意识的提升和对“生态社区”概念的认知。之后,通过推广厨余垃圾回收、落叶有机 肥分解等生态技术,搭建居民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平台,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生态 社区”的创建中来。在项目进行整个过程中,广泛运用参与式方法技巧,调动政府、社 区居委会、社工站、物业公司及其他社区或者社会组织的力量,促进环境保护多方合作 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而实现传播生态文明,促进社区环境改善以及“生态社区”建设可 持续发展的目标。 项目目标包括让居民及公众知晓生态文明基本概念及要求,在掌握知识信息的同时 树立责任意识,釆取积极的行动;在厨余垃圾回收、有机肥回收等方面推出新举措,应 用新技术,取得新成果;使社区生态建设由单向“自上而下”的推动迈向利益相关方多 方参与,共同努力;推动公众知情、参与、介入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推广生态社区 建设经验,促进社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社区社区社会工作有机肥可持续发展 L<L舂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Abstract Ecological community , also known as the green community 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emphasize the crowd settlement (club)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rea)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integration, building infrastructure is households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community social services. With rapid urbaniz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unbalanc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evil, pay attention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creat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the pursu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natural ecological people long for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community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At present, China's ecologic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still in the main theoretical study phase, each are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pilot work more or less has some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remains to be further perfected. The project selected Tianj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s a pilot,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ecological community theory, through the network media, and other promotional tool,extensive publicity, ascending community residents to the ecology, and the ecological community understanding, promot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of ascension to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and cognitive after,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kitchen waste back more than. Project goals include let residents and the public know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ic concepts and requirements, in the knowledge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set up th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take positive action; More than in the kitchen garbage collec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recycling, etc introduced new measure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new scientific achievement has; Make the community by one-wa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top-down push toward. Key wordsrEcological Community Social Community Work Organic Fertiliz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I 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目录 H m I Abstract II 一、胃 it 1 (-)弓IW 1 (二)国外生态社区介绍 2 (三)项目思路及关键技术 4 二、项目具体介绍 6 (一)项目背景 6 (二)项目介绍 8 (三)项目具体实施计划 11 (四)项目成果和资源框架 15 三、总 ^ 24 m m 25 26 隱一 27 生态社区调查问卷 27 隠二 29 生态社区调查问卷报告 29 储敵 3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3 原创性声明 34 报告使用授权声明 34 in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一、绪论 (一)引言 生态社区,也被某些学者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社区。生态社区强调人群聚落(社) 和自然环境(区)的生态关系的有机整合,是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 会服务以及居民家庭的有机融合。我国生态社区的良好建设必需充分发挥房地产幵发 商、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物业管理部门(社区居委会)、规划设计者等各主要部门的 作用,发挥各部门的专长,为加快建设我国的生态社区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生态失衡等问题不断出现,严重影 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为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居环境、创建宜居城市、建设生 态社区、追求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渴望“生态”、“和谐”、“自然”的生活环境,由 此“生态社区”被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未来的社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就是运用生态学 的原理,建设绿色社区。 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因此人们 共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当前最主要的环境向题。 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人类要时刻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当前,中国的绿色社区的建设还主要着眼于基础的理论研究,各区域所幵展的绿色 社区试点的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学着的深度研究和探析中会不断的解 决,完善。生态社区的建设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有广州科学城建设、杭州生态园的建设、 上海及西安老城区改造建设等大型项目。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 家吴良镛院士在对生态社区的研究中曾提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几个尺度, 他的这一研究的提出指出了分别构建生态地球、生态区域、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 建筑,由此形成的生态系统是由大到小的。此理论中所提到的生态社区则是生态体系中 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单元?。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等一些 发达国家,纷纷开始探索一种可持续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社区。与欧美等一些发达 国家相比,中国的生态社区建设才刚刚起步。而且,中国当前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所理解 的“生态”理念,也仅仅表现在居民小区的草坪绿化、园林小品以及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等低层次上,并没有真正体会到生态社区的内涵,没有意识到建设生态社区的重要性。 特别是开发商在开发建设用地钱对建设用地的生态资源的调查内容,以及如何运用科学 知识、正确客观地评估建设用地的生态景观状况,基于调查要提出怎样的保护生态环境 的措施,对这些关于生态社区内涵的理解和体会都缺乏一系列的方法和理论。 ①吴良镛:读万卷书攻万人居.作者:陈立出处:建造师.2008年3期. 1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跨入21世纪,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我国的居民生活环境与绿色社区建设都 有了较大的进展。如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 促进人类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区发展的主要目标,要鼓励全人类参与到生态社区 的建设中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人类居住的小区建设成为一个环境清洁、优美、 安静、规划布局合理及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社区。当前,对于生态社区建设,国家主管 部门己经提出“把建设高质量的人类居住生态环境和住宅的质量放到(社区)规划的首 位”的要求,表明了对社区生态环境的重视。国内许多学者近几年来也幵始着眼于生态 社区的研究,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生态社区的功能、建设内容以及指标体系、标准的研 究。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也相应出台了一些规范和标准,用以指导生态社区的建设气 和国外相比,由于我们普遍缺乏对文化及精神层面的思考,缺乏对可持续的社区生 活方式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我们更多的在现有的发展模式下着眼于某个制度,某个技术 的改变,某个问题的解决。在我国较多学者对生态村的定义的理解,无非只是一个采用 循环再生系统的村级行政区域,强调的主要是技术和工程,对于建设生态社区,保证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一笔带过,缺乏对文化与精神层面的深层思考。更关键的是看不见 作为生活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除去制度的因素,生活者的缺位,或许就是我们即 使不断的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生态社区的发展理念,却始终无法真正在生态社区的建 设这片土地上扎根的主要原因。由于我们既害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开创可持续发展的 新的生活方式,也害怕脱离现在的舒适生活,而只想躺在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稳定的环境 中无所作为,或者去说服其他社区的具名改变现在的生活,建设生态社区,自己却安于 现状。 如果跳出现有的发展模式,回归到一个生活者的视角,我们将看到这个时代正在酝 酿着一次新的人类发展模式的变革:具备了生态社区建设的知识和技术,需要的是对未 来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想象,行动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将精神追求重新融入到生活 的信念。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一群有共同理念和愿景的伙伴。 (二)国外生态社区介绍 国外对生态社区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提出“花园城 市”理论,霍华德认为人类居住的美好城市应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 环境。这一理论被学者们公认为是生态社区思想的萌芽。这一理论的提出意味着人类已 经开始全面思考居住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生态社区意识开始启蒙。 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学者巴洛斯和波尔克等人提出了 “人类生态学”的理论,他 们运用生态学思想研究人类聚落,由此生态社区的思想被大家开始认识。沙里宁提出了 “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提出人的生活工作、交往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城市和乡村并蓄 的人类居住环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态学原理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 论现代、生态景观小区人性化设计.作者:朱学敏出处:黑龙江科技倍息.2011年9期. 0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城市中居民社区的规划以及社会群体的产生、渗人、过滤等过程。20世纪50年代,有 些学者提出了“人——社会——环境”统一和谐的人本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为 后来学者探索生态社区新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人类聚居学科是1963年由希腊学者 道萨迪亚斯建立的。该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居民与所处生活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居民 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1967年美国的麦克哈格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 第一次把生态社区建设的价值观念引入到城市建设的设计中来,他强调了在社区土地的 利用和规划中自然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这一想法的提出,标志着建设生态社区的一个 重要内容----生态建筑学的诞生气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旳生态意识在不断的觉醒,国际性的生态、绿色活 动涌现,建设生态社区的思想也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所接受。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 人类环境会议成为生态社区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 “人类环境宣 言”,会议明确提出“人类的安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 响,帮助大家取得了环境、社会以及经济的最大利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构 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联合国在1976年的加拿大温哥华召幵第一次人类住区大会上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 心(UNCHS),由此开始重视包括从城市到乡镇的人类居住社区的发展,并认为“人类住 区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群人和一批生活工作场所。生态社区的建设希望能达到人类与 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建设生态社区的同时,必须尊重和鼓励人类居住环境的多样性,反 映出社区建设的文化特点和美学价值。为子孙后代保存历史、宗教和考古地区以及具有 特殊意义的自然区域”。 1977年发表的《马丘比丘宪章》,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具备多功能的生活环 境,促进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融合成为城市规划的目的。 1991年,丹麦大地之母(GAIA)信托基金出版《生态村报告》,生态村的完整概念在 此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并且列举出地球上己有的和为了寻求现代文明出路而做出尝试和 加以实践的生态村,到2001年,欧洲共有57个生态村落。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对建设生态社区做出了贡献,美国生态社区的建设经验,给其 他国家提供了有力的借鉴。美国针对存在的各种自然环境及社会问题,开展了对社区功 能建设的自检分析,从生态方面入手涉及适于居住的社区、健康的社区、生态村落等概 念。详细来说,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从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的现状中汲取教训,国 家政府采用各种方式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提供经济实用住宅、建设大型运输系统。世界 健康组织提出了健康社区的计划,该计划目标在于宣传健康的概念,涉及了广泛的内容, 包括社会经济与人文心理、政策与福利等问题,针对的是城市周边的出现的小城市以及 土地不可持续性的利用。大多数人认为生态社区的建设更多地重视绿色景观与环境生态 的保持,反对因人类生活带来的空气、垃圾、地下水等污染问题。如西雅图为建设可持 ①城市礼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社区”探讨.作者:1?吉喜等出处:中国发展2007年4期.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续社区制定了一套发展指标,可用来评价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并预测和监控城 市的未来发展以及正在监控的主要环节等?。 加拿大的生态社区的建设则强调公民的认同感,他认为社区居民要共同参与到生态 社区的建设中来,只有全民认可,参与其中,建设生态社区的目标才能长期有效的进行 下去。生态社区是生态建筑设计最基本的起点,有了基本的集中式居住规模,社区的生 态设计可以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如太阳能利用、垃圾分类、废弃物再利用、幵发污水和 雨水循环等系统都可以依赖于社区的生态建设而取得综合效益。加拿大的温哥华拥有专 业的团队,他们有综合的设计师、咨询顾问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如把位于某城 区的一块7公顷的用地作为建设生态社区的样板,由政府官员中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编 制一系列规则和战略对其进行整体的可持续开发。目前已经涉及到的生态环节的建设 有:生态用地的利用、幵放绿地、城市与社区的居住用地的生态评价、可持续发展思路 下的社区多样性与可达性分析等。通过对加拿大生态社区建设的思考,参与到加拿大的 生态社区研究和推进的学者认为:紧凑型城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推进机制有:要建 立起公共部门的联合决策机制,要使所倡导的生态社区计划整体发展;政府要进一步推 进研究机构出成果并应用,推进对生态社区的社会宣传等。 (三)项目思路及关键技术 通过对西方生态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西方生态系统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如景 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而其中每一方面的 成果都可以作为我们借鉴建立生态社区的有效思路。 1.基本思路 (1)生态社区建设中最基础最表象的是景观生态学,建设生态社区最基本的外在要 求就是景观生态学。 (2)建设生态社区的核心是应用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确定了建设生态 社区的发展方向,应用生态学则为建设生态社区提供方法和准则。 (3)生态伦理学从本质上阐明了 “生态”的内涵,从人的道德层面上明确了生态社 区的必要性,并且强调了它的价值,以至当生态与经济发生冲突时,成为衡量生态与经 济之间冲突的尺度和扬弃标准?。 由此可知,建设生态社区的理论依据包括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人类生态学以 及生态伦理学等各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基于对上述各理论的理解,建设生态社区,不能 片面的理解为“绿化社区建设”或“美观社区建设”等。生态社区的建设需要建立一整 (X台湾将生态社区的实施机制.作者:I-ShiowKuo等出处: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3期. ②生态社区的规划建设理念.作者:王新军等出处:上海建设科技2005年5期. 4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套全面、有效、合理的指导体系,明确生态社区的建设标准,使生态社区的建设在绿化、 人文等各方面都能充分体现出生态社区的优越性,让人类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生态社区的 内涵。 2.关键技术 (1)参与式社会工作方法技巧,调动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工站、物业公司及其他 社区或者社会组织的力量,促进环境保护多方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而实现传播生态 文明,促进社区环境改善以及“生态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基层数据进行采集并对居民的需求进行分析。 (3)运用普及性的宣传,提升社区居民、物业公司及相关社会组织的生态环保素养 及生态伦理认知,传播生态社区理念、项目核心价值观和行动路线;促进居民对环保、 低碳生态生活方式的认同。 (4)通过生态技术的介入,对社区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解决部分社区问题;居 民能直接体验项目效能,生态社区模型探索性建设。 (5)生态社区创建成果展示与宣传,通过生态技术措施推广的效果,直观的将成果 展示给社会大众。 (6)采用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资源替代技术等降低能耗、减少对自然环境的 伤害。 我国还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我们必须依照科学根据,重新理解建设生态社区的真正内涵,要遵循生态化原则, 即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又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本地的自 然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人文条件对生态化社区进行综合设计、规划与开发,尽 力保障能源洁净化、水资源节约化、垃圾资源化、环境清新化、建材绿色化、社区人文 化、规划和谐化。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二、项目具体介绍 (一)项目背景 天津滨海新区突破原有体制,在京津一体化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承担着工业新 区、幵放前沿、出海通道及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发区也面临居 民环保意识淡薄、生态知识欠缺、环境保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机制不健全导致环 境破坏行为产生等问题,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降低了社区居民 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需要通过该项目促进生态意识提升和环境改善,实现社会、经济 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选择天津开发区(泰达)社区,不仅是因为泰达社区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硬件 条件和健全的社区管理基础,还因为其没有老城区的历史包裉,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在加强社区内企业依法管理的同时,2009年泰达政府开展了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减排 志愿者调查,成立了 CDM框架下的碳交易所,在企业中建立了自愿减排机制,将低碳减 排推广到居民生活层面等一系列环保政策与行动。该项目在泰达的实施,不仅能满足社 区居民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需要,还能得到来自各地甚至海外不同文化背景居民的认 可,将对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和新兴城市的社区建设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绿色教育工作委员会又称‘天津绿色之友’,它是2000年11 月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民间环保NGO组织。多年来主要在青少年环境教育及环保倡导 宣传领域开展工作。连续8年与北京自然之友合作开展美境行动;与北京地球村合作开 展减塑行动、夏至关灯、清萊宣传;与自然大学共同开展城市乐水行,与富平学校合作 开展可再生能源教材推广;与北京天下溪合作开展迁徙的鹤环境教育秋令营;与世界动 物基金会合作举办保护动物周教师培训班;与天津市教研室共同编写《天津环境乡土教 材生物教师手册》;与天津市环保局宣教中心共同举办公共场所禁烟宣传;与天津高校 环保联盟、大学生绿色营合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自然导赏;参与天津人民广播电 台绿色滨海挑战行动。 天津开发区泰达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于2009年11月,是一家致力于本土社会工作发 展并在民政部门合法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心成立之初,便秉承社会工作“助 人自助”理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委托和授权等形式承接来 自党政部门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与高校、科研机构、基金会及其他社会组织进 行项目合作及运作,是一个体系完备、职业素养高、年轻且充满热情与活力的专业执行 团队,是开发区极具发展潜力的民间社会组织。曾与开发区环保局合作“低碳家庭、由 我做起”家庭碳减排活动,与开发区城管局合作城市环境清整项目与北京社区参与行动 服务中心合作外来工城市融合项目等,得到了开发区各政府机构和项目合作方的认可与 好评。 6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泰达社会服务中心近年环保主题活动详见下表: 活动名称 活动时间 活动简介 活动开展情况 “告别白色地带”、“挑战城市牛皮癣”、合计超过1000人参加各项 或市净化日系 2009年 区域环境满意度调查等十项系列城市活动,在活动期间对区域环 列活动 环境改善活动 境造成有效改善 共计257个家庭参与活动, “低碳家庭由 调动区内环保团体、企业等组织的力在09年4——6月份持续性 :做起”家庭碳 2009年 量,以量化的形式鼓励居民低碳生活。从生活细节记录碳排放行为 减排活动 改善过程 定期开展“跳蚤市场”,搭建废旧物品 “晒晒你淘淘 2010年8月 合计超过15000人次参与活 交换买卖的平台,延长物品的使用周 发”跳蚤市场 至今 动,己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期,促进物品的再资源化。 与专业回收处理公司合作,对废旧家庭 :绿箱子”家庭2010年12月 已发放环保积分7834分;回 用品长期专业回收及处理,减少不当处 I■害垃圾回收 至今 收家电437件 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1达生态社区 现已建立落叶回收站2个, 项目主要通过处于垃圾分类回收技术 式点实践及新 2010年8月 处理落叶近2吨。发放厨余 应用,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探索社 成市社区治理 至今 垃圾桶45个。得到媒体及政 区内生态环境循环系统的建立。 模式探索 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二)项目介绍 该项目计划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选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试点,开展 生态社区项目。项目内涵取义“格物致知”,蕴涵该项目核心关注点为垃圾分类回收体 系的实验性建设及居民生态意识的提升;同时“格致” 一词在近代中国是自然科学的总 称,体现了项目中生态技术对社区环境的介入。 1.通过本次项目的实施,希望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社区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对身边的生态环境关注度低,环保意识不强,环保 行动参与度不高。 (2)目前粗放型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造成巨大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的消耗。同时各种资源无法有效形成循环利用体系,造成资源流失。 (3)居民对社区环境有改善的要求,但缺乏主动性行为参与;社区生态环境活动 改善缺乏系统性的组织及针对性硬件投入。 (4)社区内各行为主体分散性的行动无法有效的构成机制及形成风气,生态文明 建设及环保活动不能有效并可持续的开展。 2.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构成要素的认识不清晰,对生态以及生态环境与人类生 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认识不清晰;社区居民未能正确认识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 务;政府及组织未能为居民提供系统性生态文明传播教育。 (2)社区居民对环保活动缺乏参与意识以及参与平台,即便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 识,相关的环保配套设施及参与机制并不完善。 (3)社区居民缺乏生态友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高消耗、高 废弃模式层面。 (4)社区低碳硬件建设缺乏,相关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应用不足及配套设施不完 善。无法对社区生态环境进行长效的改善及参与。 (5)社区缺乏统一的环境治理机制,相关环保部门、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及社 区居民缺少环保沟通与交流的可持续机制。 (6)在群体社会经济价值导向的风气下,在社区中未能对形成规模的区域生态文 化,难以从宏观道德层面影响个体行动。社区居民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社会意义 及作用,没有形成相应的行动机制。 项目总体目标为:通过生态文明理念和社区参与理念的倡导,促进社区居民对生态 环境的关注度提升、生态意识提升及行为改进:并进行系统性社区生态技术介入,切实 8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提升社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探索建设资源利用率高、生态关注度高的新型生态社区的实 体模型、推广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并对项目成果进行宣传及倡导,吸引更多资源投入 生态社区建设。 3.项目的具体目标 (1)通过宣传及相关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物业公司及相关社会组织的生态环保素 养及生态伦理认知,传播生态社区理念、项目核心价值观和行动路线;促进居民对环保、 低碳生态生活方式的认同。 (2)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态参与意识和环保行为能力,通过生态社区实践活动及生 态技术系统性介入,对社区生态环境做出实际改善;并反作用于生态环保理念的强化印 象。 (3)建立完善的社区生态环境改善行动机制,调动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社 区建设当中。 (4)生态社区创建经验及成果的宣传及倡导:通过立体型生态社区的探索建设, 在区域范围形成示范性质的社区建设模型,产生项目的示范效应。 项目目标成果可以通过下列指标变化得到反映: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量、垃圾生态 处理产生的肥料量、社区的绿化覆盖率、参与生态环保行为活动人员数量、志愿者团队 数量、图片对比及居民意见建议问卷调查对比报告等。做到工作有时限、有记录、有数 据、能分析、可复制。 我们希望通过生态理念的倡导,提高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居民主动进行日常 低碳行为及社区环境改善行为的意愿,并带来社区生态环境可见的变化;另一方面,通 过生态社区试点的建立,实现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提高,提升社区的生态服 务能力,以体验性的成果感知,良性作用于居民的理念提升及行为改进,从而促进社区 层面生态改善行为及低碳生活模式的参与性及持续性。 项目具体计划通过服务中心与开发区城市管理局、社区居委会、社区社工站以及其 他合作伙伴的合作,广泛运用参与式社会工作方法,通过参观学习,举办讲座、培训, 在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中开展一系列参与性生态实践活动,促进社区生态改善多方合作 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而实现传播生态文明,促进社区环境改善以及“生态社区”建设的 目标;提高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4.项目策略及活动 (1)提升社区居民、物业公司及相关社会组织的生态环保素养及生态伦理认知, 社区工作者传播生态社区理念、项目核心价值观和行动路线;促进居民对环保、低碳生 态生活方式的认同; 策略:多种参与形式的社区生态环保活动开展,运用生态环保及环境安全这一社会 9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课题,吸引居民及其他社区构成主体对“生态社区”及社区环境“生态服务功能”理念 建立系统性认识;对项目核心理念及项目活动形成初步理解; 活动:开展社区小组工作,以社区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为基础,通过居民和社区的参 与开展调查问卷、网络宣传、生态讲堂及培训、播放生态宣传影片、制作宣传册等工作; 传播环保理念,总结宣传阶段性生态社区建设成果。 (2)提高社区居民的低碳参与意识和环保行为能力,通过生态社区实践活动及生 态技术系统性介入,对社区生态环境做出实际改善;并反作用于生态环保理念的强化印 象; 策略:通过参与式的方法引入,以试点方式逐步推进,推广生态技术,使居民从生 态社区创建的不同方面切入,共同对社区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创建; 活动:以厨余垃圾回收与应用、落叶等有机肥回收与应用、社区绿化等活动介入社 区生态行动,推广生态技术,创造居民参与环保行动机会,提升社区居民环保意识,共 同参与到生态社区的建设中。 (3)建立完善的社区生态环境改善行动机制,调动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社 区建设当中; 策略:利用参与式的方法开展工作,以居民的生态诉求为核心价值,联合社区各行 为主体共同形成稳定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则,保障环保生态社区的协调和发展,持续的 推动生态社区建设。 活动:招募环保志愿者,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制定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定期召 开例会;与政府相关部门、小区业主委、物业公司达成有关生态社区建设的合作协议; (4)生态社区创建经验及成果的宣传及倡导:通过立体型生态社区的探索建设, 在区域范围形成示范性质的生态社区建设模型,产生项目的示范效应; 策略:将对外传播理念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注重过程的文字、图片及影像记录; 注重项目的经验总结,与媒体等建立良好联系,将成果和经验宣传推广。 活动:小范围成果展示,成本核算量化项目成果、开展项目过程的文字、图片和影 像记录、项目成果与经验的总结与分享、问卷调查对比报告等,组织其他地区来参观与 学习。 5.预期风险分析 客观风险(渠道风险、参与者相关风险): (1)项目相关参与方利益诉求差异,导致项目过程中焦点分散,无法形成系统合力。 应对策略:在项目开展前即确定以居民诉求为核心利益,社区生态服务功能为核心 价值点的项目策略开展工作,在项目过程中以此价值观为基础,联系项目各参与方共同 定位参与方利益的同位诉求。 (2)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范围不够广泛。 10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应对策略:和居民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了解居民的需求,按照居民的需求设计 和组织活动;并组建社区居民小组进行社区动员参与。 (3)社区社工站和居委会承担大量事务性行政工作,在工作时间冲突时,一般选择 牺牲项目进展,可能会对项目推进时间造成延误。 应对策略:提前和社区社工站和居委会沟通,将工作计划与其协商,制定出彼此都 可接受和认可的活动日程。提高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将项目活动完成时限前提。 主观风险(组织相关风险:技术、专业知识): 机构工作人员对于生态技术、种植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掌握欠缺,有可能对项目成果 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策略:与基金会保持良好沟通,利用基金会技术支持控制风险。同时在社区参 与居民中寻找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获得相应的技术、知识的支持。 (三)项目具体实施计划 1 ■目标1 基层数据的釆集及居民需求分析;社区工作者通过普及性宣传提升社区居民、物业 公司及相关社会组织的生态环保素养及生态伦理认知,传播生态社区理念、项目核心价 值观和行动路线;促进居民对环保、低碳生态生活方式的认同;运用参与式社区工作方 法发动居民参与项目建设。 预期成果: 社区基础环境数据及居民需求的数据成果,并以此制定项目的宣传策略;提高社区 居民的环保素养,使社区居民能够较为系统地理解生态社区概念,实现社区组织与社区 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环保行动,为生态社区建设做出贡献的基本目标。 具体活动: (1)2012年1月起,运用社区小组工作方法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组建4-6人的 项目执行团队、30人左右的社区志愿者团队,5人左右的专家组。各小组共同推进项目 执行与推广、志愿参与、反馈与评估、媒体报道,理念与技术支持等各项事宜。 (2) 2012年1月,社区工作者设计并发放生态社区相关技术调查问卷及开展深入 访谈,收集社区居民及各相关单位、社会组织对生态社区及其技术措施的看法和意见, 并对生态社区技术路线及核心价值理念进行宣传介绍; (3) 2012年1月一--2012年7月,在“泰达城市网”设计“生态社区”专版,宣 传生态社区知识,传播环保理念,对生态社区建设成果进行即时宣传;同时设计论坛交 流版块,成为参与居民心得分享与交流的网络平台。 (4) 2012年2月左右,召开项目启动仪式,对项目的理念、方法、意义等进行公 开性宣传,为项目全面开展制造宣传效应。 11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I (5) 2012年2月一--2012年.4月,开展小组工作,以各年龄段为对象组成各个小 组,安排多次生态农场参观,增加社区居民对堆肥技术及种植技术的了解; (6)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社区及共建单位中开展生态创意大赛(1次)、 社区绿色摄影比赛(1次)、“再生地球”废旧物品改造(1次)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 进居民家庭参与社区环境改善;在活动中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并发掘志愿家庭资源。 (7) 2012年2月--一2013年7月,社区工作者根据社区居民反映的需求状况,不 定期邀请生态领域专家及技术专员开展关于垃圾分类、寥庭种植等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 10次。 ‘ (8) 2012年4月——2013年7月,在社区及共建单位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及 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3次。 2.目标2 社区工作者通过引入生态技术,对社区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解决部分社区问题; 让居民能直接体验项目效能,生态社区模型探索性建设。 预期成果: 社区工作者以社区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为核心,建立生态社区整体战略,推广垃圾资 源化回收项目策略,使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方法与意义有更加清楚地认识;并与试点 小区居委会、业主委、物业公司、环保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初步建立起以垃圾分类为主的 生态能源利用、社区绿化提高的可持续机制;推广环保技术,以生态技术实践促进理念 的推广; 具体活动: (1)2012年1月,社区与专业堆肥技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购买项目期内的专业 技术服务及技术支持; (2) 2012年1月----2012年7月,购买50个厨余垃圾生态处理桶,社区工作者 在社区逐步推广使用; (3) 2012年1月 2012年5月,开展个案工作,在试点小区建设功能更加全面 的“落叶归根”生态处理站(含滴灌部件、冬季加温部件);与社区物业及业主建立合 作,将小区秋冬季落叶利用生态处理站原位处理; (4) 2012年1月,开展个案工作,引入“绿箱子”家庭有害垃圾回收项目,在试- 点社区建立项目点; “ (5) 2012年3月——2012年5月,开展社区小组工作,在社区50户家庭内推行. 家庭种植,购买种子、容器等基础设备,并邀请专家或经验人士担任顾问专家; f (6) 2012年7月----2012年9月,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内加置厨余:?圾集中处理设 施,并架设太阳能板为设施提供能源供应;购买150个厨余垃圾生态处理桶,在社区内 逐步推广使用; 12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7) 2012年9月——2013年6月,购买本土植物及立体绿化植物,组织社区志愿 者团队开展社区工作,进行种植及维护活动,邀请领域专家提供指导服务; (8) 2012年9月——2012年11月,建设社区雨水收集桶,改造取水管道,使收 集的雨水作为社区立体绿化及落叶处理站的水资源供应,提高收集雨水的利用率; (9) 2012年10月——2013年6月,开展社区小组工作,建设社区“小小田野” 绿植爱好者俱乐部,对社区公共绿地及项目内容绿植进行维护及参与式管理,建立定期 交流制度; (10)在2012年6月,2012年10月、2013年3月,社区工作者组织开展1次社 区居民种植成果品尝会或者百家宴,分享参与生态改善活动的种植成果的同时向居民更 多的宣传社区生态改善的观念; 3.目标3 建立完善的社区生态环境改善行动机制,社区工作者运用参与式社会工作方法调动 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社区建设,促进项目成果的持续性。 预期效果: 保障生态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维护生态社区建设成果; 具体活动: (1) 2011年12月,招募环保志愿者,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的社区工作小组,并 制定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定期召开例会;在项目开始阶段和项目中后期附近,组织社 区环保志愿者进行开放空间的分享及互动,使活动体验群体化;并在开放空间中形成项 目受众对项目的集体性评价 (2) 2012年1月----2013年3月,社区工作者组织环保部门、基金会官员、其他 NGO组织项目负责人共同对项目进展进行督导,对项目阶段性困难进行准确分析,并适 时调整项目战略; (3) 2012年1月----2013年6月,定期与社区构成社区工作小组、社区共建单位 建立联系,搜集项目进展中的数据及需求变化,注意项目重点的沟通,形成合力; (4) 2012年2月--一2012年6月,社区工作者与政府相关部门、小区业主委、物 业公司达成有关低碳行动社区建设的合作协议,形成试点社区内的低碳行为公约,推动 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低碳社区建设; (5) 2013年4月,以网上论坛为载体,幵展区域性生态实践经验分享及表彰活动; 4.目标4 社区工作者在生态社区创建成果展示于宣传,通过生态技术措施推广的效果直观的 将成果展示给社会大众。 预期成果: 13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使开发区生态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能够在区域范围内产生一定影响,倡导政策支持及 社会资源投入,以复制推广生态社区建设模型; 具体活动: (1) 2013年2月 2013年4月,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志愿者能力及组织体系建设 经验、项目运营总结性经验及项目资料集进行汇总、编辑,并出版《生态社区,生命轨 迹》印刷品,反映生态社区建设工作全貌; (2) 2013年3月,开展社区小组工作,以开发区生态社区建设经验为主要素材, 制作多媒体宣传短片,丰富宣传形式; (3) 2013年4月----2013年6月,在规模成果显著的基础上,邀请媒体对项目进 行集中性成果宣传及报道,争取更多的政府及社会资源,项目影响扩大化; 自项目启动,即运用专家资源工作小组资源,提炼项目低碳路线图及碳减排计量模 型,实现项目成果的数据化考量。 14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四)项目成果和资源框架 目标1:基层数据的采集及居民需求分析;通过普及性宣传提升社区居民、物业公司及相关 社会组织的生态环保素养及生态伦理认知,传播生态社区理念、项目核心价值观和行动路线; 促进居民对环保、低碳生态生活方式的认同;运用参与式社区工作方法发动居民参与项目建 设; 预算预算 预期产 — 具体活动 评估指标 (人民(人民 (人民 出 币:元)币:元)币:元) 社区基2011年12月起,根据项目1、各团队名单; 础环境实施的需要,组建4-6人的2、联席会议会议纪 数据及项目执行团队、30人左右的要、会议照片等; 居民需社区志愿者团队,5人左右 求的数的专家组。各团队根据共同 据成果,推进项目执行与推广、志愿 并以此参与、反馈与评估、媒体报 制定项道,理念与技术支持等各项 目的宣事宜。以参与式工作方法为 传策略;指导,每三个月召开1次各 .提高社组织参与的联席会议。对项 区居民目推进、问题分析和决策、 的环保信息反馈等进行讨论和确 素养,使定。 3,300 1,600 4,900 社区居2012年1月,设计并发放低1、调查问卷数量、 民能够碳社区相关技术调查问卷,次数; 较为系收集社区居民及各相关单2、调査报告; 统地理位、社会组织对低碳社区行 解生态动及技术措施的看法和意 社区概见;拟发放问卷250份*2次, 念,实现分别在项目开始阶段及项 社区组目后期进行,以观察社区居 织与社民对项目的体验感受及认 区居民识的变化。 共同参 与社区 3,000 3,000 6,000 15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环保行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1、访谈次数; 动,为生不定期对活动参与家庭进 2、访谈记录; 态社区行访谈,对项目推进情况基 建设做层看法、参与家庭认识及行 出贡献为变化、家庭绿化、家庭厨 的基本余垃圾重量等相关数据进 目标。 行采集及分析;共进行访谈 20次。 750 750 1,500 2012年1月——2013年6 1、项目宣传网页; 月,制作项目宣传网页,利2、论坛 用泰达城市网居民论坛作3、发帖量 为项目互动信息平台,对项4、及参与 目进行多维度宣传。 5、人数; 4, 000 1,000 5’ 000 2012年2月,召开项目启动1、启动仪式; 仪式,对项目的理念、方法、2、参与人数; 意义等进行公开性宣传,为 项目全面开展制造宣传效 应。 4,000 0 4,000 2012年2月——4月,以各1、参观人数; 年龄段为对象安排多次生2、参观次数; 态农场参观,增加社区居民 对堆肥技术、种植技术、有 机食物价值的了解。参加人 次约100人次,拟分三批进 行参观。 3, 600 1,800 5,400 16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2012年2月——2012年12 1、生态创意大赛; 月,在社区及共建单位中开2、社区绿色摄影比 展生态创意大赛(1次)、社赛; 区绿色摄影比赛(1次)、“再3、“再生 生地球”废旧物品改造(1 4、地球”废 次)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5、旧物品 进居民家庭参与社区环境6、改造活动; 改善;在活动中普及生态环7、参与人数; 保知识并发掘志愿家庭资 源。 6,000 3,000 9,000 2012年2月——2013年6 1、培训 月,根据社区居民反映的需2、讲座 求状况,不定期邀请生态领3、次数、相 域专家及技术专员开展关4、关记录、 于垃圾分类、家庭种植等各5、参与人数; 种形式的培训讲座10次。 ’ 对生态知识及生态技术应 用进行传播讲解。 5,000 0 5,000 2012年4月——2013年6 1、图片展规模、次 月,阶段性在社区、学校、数、参与人数; 政府部门等举 行小型图片展,集中进行项 目活动及阶段性成果展示 (3 次); 1,000 2,000 3,000 项目前期进行普及性宣传,1、相关宣传品; 及在项目期内不定期进行2、宣传次数; 阶段性宣传的各项宣传品 设计及印制费用,项目期两 年计:计划印刷海报12版, 手册1版,宣传单页及其他 宣传品若干; 10,000 5,000 15,000 小"^十 40,650 18,150 58,800 目标2:通过生态技术介入,对社区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解决部分社区问题:居民能直 接体验项S效能,生态社区模型探索性建设; 17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预期产 具体活动 评估指标 (人民(人民(人民 iU _ _ _ 币:元)币:元)币:元) 以社区2012年1月,与专业技术公1、服务协议; 垃圾分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购买 类体系项目合作期内专业技术咨 建设为询及服务(2年期) 核心建 15,000 0 15,000 立生态2012年1月——2012年9 1、厨余垃圾处理参 社区整月,在社区中推广厨余垃圾与的家庭数量; 体战略,原位分解技术,进行社区家2、建设厨余堆肥装 推广垃庭垃圾分类行为探索;购买置1套; 圾资源厨余垃圾桶(200个)发放给3、垃圾减量; 化回收居民,指导居民使用厨余垃4、产生肥料量; 项目策圾桶进行家庭垃圾干湿分 略,使社离。 . 区居民2012年7月——2012年9 对垃圾月,购买厨余堆肥装置(1 分类的套)及建设配套设施;20 方法与天左右对居民厨余垃圾桶 意义有进行回收并在社区内进行 更加清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让社区 楚地认居民能更好地感受厨余垃 识;与试圾分解成果。 点小区2012年1月一2013年6月 居委会、将厨余垃圾分解产生的肥 业主委、料资源用于社区绿化及家 物业公庭种植。 司、环保 35,000 96,000 131,000 部门以2012年1月,引入“绿箱子” 1、有害垃圾回收 及相关家庭有害垃圾回收项目,在量; 企业初试点社区建立项目点,细化2、参与家庭量; 步建立家庭垃圾分类回收机制。 起以垃 17,000 0 17,000 18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圾分类2012年1月——2012年5 1、建设“落叶归根” 为主的月,在社区中建设功能更加生态处理站1座; 生态能全面的“落叶归根”生态处2、收集落叶量; 源利用、理站(含滴灌部件、冬季加3、产生肥料量; 社区绿温部件),推广落叶堆肥技 化提高术,与社区物业及环卫公司 的可持建立联系,形成参与机制。 续机制;2012年11月——2013年3 推广环月,将落叶垃圾分解产生的 保技术,肥料资源用于社区绿化及 以生态家庭种植。 技术实 践促进 理念的 15,000 0 15,000 推广 2012年7月一2012年9月1、铺设太阳能板; 在社区高层建筑顶铺设单2、建雨水收集桶2 晶桂太阳能板,以太阳能作个; 为厨余垃圾集中处理器的3、收集雨水量; 电力供给。 2012年9月——2012年11 月,建设雨水收集桶(2个), 对社区雨水资源进行收集, 将收集雨水用于落叶处理 站水源供给及社区绿化灌 溉。 2012年7月——2013年6 月,以社区雨水资源及太阳 能资源作为社区垃圾处理 的能源供给(或能源补充), 降低社区垃圾处理的资源 成本,并提升社区绿化资源 的使用率。 14’ 000 15, 000 29, 000 19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2012年3月——2012年5 1、参与家庭种植数 月,在50户家庭内推行家量; 庭种植,并建立定期交流及2、交流例会次数、 分享制度(5期交流例会),参与人数、相关记 在过程中培育社区居民种录; 植的核心力量,成为社区种3、本土植物种类、 植的老师和积极推动者。 数量、种植面积、 2012年9月——2013年6参与人数、参与次 月,本土植物及立体绿化植数; 物购买及养护费用,养护期4、倶乐部参与人 以2年计;购买费用1000数; 元,养护费用500元/年。5、俱乐部制度; 2012年10月——2013年 6、交流会次数、参 6月,建设社区“小小田野”与人数、相关记录 绿植爱好者俱乐部对社区等; 公共绿地及项目内容绿植 进行维护及参与式管理,建 立定期交流制度(15期交流 会)。 7,000 4,500 11,500 2012年6月,2012年10月、1、品尝会次数、参 2013年3月,幵展3次红.区居与人数等。 民种植成果品尝会或者百 家宴,分享参与生态改善活 动的种植成果的同时向居 民更多的宣传社区生态改 善的观念。 2,000 4,000 6,000 105,00 119,50 小计 0 0 224,500 目标3:建立完善的社区生态环境改善行动机制,运用参与式社会工作方法调动社区各方力 量共同参与生态社区建设,促进项目成果的持续性; 1?1?ri¥ 预期产 具体活动 评估指标 (人民(人民(人民 出 币:元)币:元)币:元) 20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2011年10月起,组织社区1、开放空间次数、 环保志愿者进行开放空间参与人数; 的分享及互动,使活动体验2、开放空间形成的 群体化;并在开放空间中形项目总结; 成项目受众对项目的集体 保障生性评价,以开放空间进行项 态社区目总结(2次)。 建设的 5, 000 5,000 10,000 可持续2012年1月——2013年 1、相关制度或流 性,维护3月,在项目进展过程中组程; 生态社织环保部门、基金会官员、2、讨论会次数、内 区建设其他NGO组织项目负责人共容; 成果; 同对项目进展进行督导,对 项目阶段性困难进行准确 分析,并适时调整项目战略 ‘ (阶段性讨论会3次)。 2,000 4,000 6,000 2012年1月——2013年6 1、联系时间表; 月,定期与社区构成群体、2、数据记录表; 社区共建单位建立联系,搜 集项目进展中的数据及需 求变化,形成项目推进合 力。 2,800 1,000 3, 800 2012年2月——2012年6 1、合作协议; 月,与政府相关部门、小区2、低碳公约; 业主委、物业公司达成有关 低碳行动社区建设的合作 协议,形成试点社区内的低 碳行为公约,推动社区各方 力 量共同参与低碳社区建设。 2000 0 2,000 2013年4月,以网上论坛为 载体,开展社区生态实践经 验分享及表彰活动(1次)。参与人数 0 3,000 3,000 I I I I ; 21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在项目期间内不定期组织 项目团队对优秀同质项目 进行学习考察,提高项目团 队项目运营能力(3次) 2,000 4, 000 6,000 小计 13,800 17,000 30,800 目标4:生态社区创建成果展示于宣传,通过生态技术措施推广的效果直观的将成果展示给 社会大众; flii\~^ 预期产 具体活动 评估指标 (人民(人民(人民 Lti 一 — 一 币:元)币:元)币:元) 2013年2月——2013年4《生态社区,生命 使开发月,对社区志愿者能力及组轨迹》 区生态织体系建设经验、项目运营 社区建总结性经验及项目资料集 设试点进行汇总、编辑,并出版《生 工作能态社区,生命轨迹》印刷品, 够在区反映生态社区建设工作全 域范围貌 1,000 4, 000 5,000 内产生2013年3月一一5月,以开多媒体短片 一定影发区生态社区建设经验为 响,倡导主要素材,制作多媒体宣传 政策支短片,丰富宣传形式 0 8,000 8,000 持及社2013年4月——2013年6媒体报道数量等 会资源月,在规模成果显著的基础 投入,以上,邀请媒体对项目进行集 复制推中性成果宣传及报道,争取 广生态更多的政府及社会资源,项 社区建目影响扩大化 0 5,000 5,000 iSm自项目启动,即运用专家资1、低碳路线图; 源团队资源,提炼项目低碳2、碳减排计量模 路线图及碳减排计量模型,型; 实现项目成果的数据化考3、相关成果数据化 量 10,000 0 10,000 小 1十 11,000 17,000 28,000 22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人力资源支持费用(主体为2人,1人70%工作投入,1人40% 工作投入,另有临时工作人员若干) 18,000 15,000 33,000 办公经费、交通费、办公室分摊、差旅费、项目硬件采买等9,422. 9,332. 合计 5% 5 5 18, 755 197,87 195,98 合计 2. 5 2. 5 393,855 10,981 10,877 21’ 858. 9 税金(发票金额的5.55%) .92 .03 5 208, 85 206,85 415, 713. 预算总计 4.42 9. 53 95 23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三、总结 截至今日,本项目已经进行了一多半,取得了明显的预期效果,并得到了社区居 民们的认可,以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初期成果大致如下: 1.社区居民、物业公司及相关社会组织的生态环保素养及生态伦理认知得到了提 升,通过对生态社区理念、项目核心价值观和行动路线的传播,己促使居民对环保、低 碳生活方式的认同。 2.社区居民的生态参与意识和环保行为能力得到了提高,生态技术系统己初步介入 对社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活动中。 3.社区生态环境改善行动机制已初步建立,并调动了社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社 区建设当中。 4.垃圾的分类回收系统已初步建立,并且垃圾资源化回收项目策略也己得到推广。 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的发现新问题,并及时的对其加以改正,具体 问题如下: 1.社区社工站和居委会承担的事务性行政工作过多,在工作时间冲突时,一般选择 了牺牲项目的进展。 2.生态技术应用的不是很熟练,还需要大量的生态技术专业人士。 3.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有待于提高,垃圾分类系统虽己建成,但居民并未真正 做到垃圾分类的丢弃。 4.项目相关参与方利益诉求差异,导致项目过程中焦点分散,无法形成系统合力。 总体来说,多数居民目前比较注重整个社区环境的提升这种表面能看到的成效,但 对项目衍生品回馈这种实际产生的收益不大了解或存有疑虑。在今后社会工作者还需运 用专业知识,整合丰富的社会资源,多宣传推广项目衍生品回馈,相信能更吸引居民参 与,以及保有持续性。与此同时,居民们一致认可此项目,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产生 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接下来,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做好以后的工作,促使项目产生更大的 品牌效应。 24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 致谢 随着时光的流逝,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首两年的校园生活,我不仅在 文化知识上学到了很多,而且在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各方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 此,对那些教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导师张广济副教授,从报告的选题到报告的写作定稿,张老师都给予了 极大的帮助。在张老师的无私奉献、爱护和谆谆教导下,使我成长了许多。张老师为人 谦虚谨慎,态度和蔼可亲,张老师严谨的学术作风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作为张广济老师 的学生,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在此谨向张老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在此,我还要感谢所有授课老师。特别是人文学院的韩明友教授、沈月娥副教授、 张朝林副教授、计亚萍副教授、赵晓明副教授、高春兰副教授、张敏老师、崔艳辉老师、 吴相国老师、刘永兴老师、杨海龙老师、毕丹老师、汤道化老师。感谢你们谆谆的教诲。 你们为我的学业付出了大量心血,你们为人师表的风范令我敬仰,严谨治学的态度令我 敬佩。感谢各位老师对我无私的帮助与教导! 我还要感谢一直关心、帮助和支持我的同学和朋友们!两年来,我们朝夕相处,互 帮互助。感谢你们给予我的所有关心、包容和理解。同窗之谊,我将终生难忘! 在此要感谢我生活学习了两年的母校——长春工业大学,感谢母校给我提供了一个 宽阔的学习平台,为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 会更加努力,绝不辜负老师、朋友和家人对我的期望!忠心的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 和同学! 25 K存丁业大学硕士学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