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数据 > 住宅地产 > 研究报告 > B4_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分报告)27页

B4_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分报告)27页

ytjingj***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3839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0/1/17(发布于山东)
阅读:8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下载
推荐资料
文本描述
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
社版
权所
有,
重庆
市委
党校
下载
使用
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历来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我国重要的治国
理念。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注重内涵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亟待转变社会发展方
式、优化经济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绿色促发展。基于此,党的十九大
提出,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生态文明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成为跨越关口、建设现代化国家这一百年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
京津冀地区涵盖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是中国
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中国北部经济的核心区,是地缘邻近的庞大的经济
综合体。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但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GDP占全国的
97%。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三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打
造和谐宜居的世界级城市群,引领中国城市群健康发展,优化中国区域经济
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由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经济发展的延续性等因素影响,京津冀地区自
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水资源短缺,资源环境承载超限,雾霾频发,一度
成为全国大气污染问题最尖锐的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发展之间的矛
盾突出,函待在环境整治、人口统筹、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合作。京津
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线,强调要持续推进包括
生态环保在内的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实现生态一体化。目前京津冀地区
在清洁生产协同、空气清洁行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生态修复、能源发展
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
报告通过生态文明指数对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状态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分
析、总结和优化京津冀生态保护机制与模式
一生态文明指数
(一)研究综述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逐渐为国内外所认可,并为之而
奋斗的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
780
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
社版
权所
有,
重庆
市委
党校
下载
使用
京津冀蓝皮书
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循环经
济和生态良好为标志,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为一体的高级社会文
明形态”①。生态文明建设既强调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也注重生态环
境的动态平衡,更致力于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衡量指标即为生态文明
指数,通过定量化衡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检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分
析其发展的优劣势,进而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方
向、重点与难点,为高层决策、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提供精准的依据,是生
态文明研究的重大课题
从指数构成指标的多寡来看,有单一指标的指标体系和多指标的指标体
系。如杨开忠在《中国各省市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报告》中运用单一指标
生态效率指数(EEI)来衡量和比较中国各省的生态文明指数,2013年报告
中又加入环境质量指数(EQI)②。该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简单易行,但是系
统性和全面性不足。目前更多的研究则是构建多指标的指标体系来进行衡量
在指标体系的选取上,有依据国家政策标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示范区指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等搭建评价指标体
系,其指标体系涵盖面广,指标选取权威;有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入手构建生
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是要在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之间
构建一种和谐宜居、集约高效、绿色持续的发展格局,涉及面广。研究者对
其外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研究视角不同,所构建的生态文明指数也不
同。如王会等从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
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构建指标体系③。该研究增加了生态足迹
指标,衡量与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的交换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研究
从逻辑推理角度展开,如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环境压力
880



彭向刚、向俊杰:《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中国人口·资源与
环境》2015年第25(03)期,第12~18页
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第32期,第8~12页
王会、王奇、詹贤达:《基于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03)期,第27~31页和第138~139页
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
社版
权所
有,
重庆
市委
党校
下载
使用
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
(Pressure)、环境状态(State)、响应措施(Response)三方面架构生态文明
评价指标体系,①等等
研究的空间对象多对单个城市、省市等展开评估,或对多个城市、省市
进行对比分析。目前基于区域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分析总结区域阶段性生态
文明成果的研究较少和区域生态文明协调指数研究较少,分析区域生态文明
内在耦合机制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本报告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体系构建
在沿袭以往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按照历年中
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综合考虑构建指标体系
时所依据的科学性、完整性、目标性、导向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构建生态文明指数
研究依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等工作部署,以“社会经济持续增长、资源节约环
境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宜居、监管调控行之有效”为目标,将生态文明指
数分解为发展指数、环境指数、生态指数和管治指数(见表1)
发展指数是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具体指标的选取,考察
了人均GDP、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占
GDP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
度七项指标,涉及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潜力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能够较
为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
环境指数是对区域环境承载压力的度量,考察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率、城市大气环境良好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
耕地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六项指标,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区域环境污染与
980
①顾勇炜、施生旭:《基于PSR模型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1)期,第2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