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数据 > 情报数据 > 研究报告 > B6_京津冀协同指数研究(专题报告)27页

B6_京津冀协同指数研究(专题报告)27页

jingjin***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418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9/9/15(发布于上海)
阅读:1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下载
推荐资料
文本描述
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
社版
权所
有,
重庆
市委
党校
下载
使用
京津冀协同指数研究
方面的测度,得出:京津联系最为密切,河北石唐两市在区
际联系中优势明显;京津冀地区教育、医疗、创新均衡度上
升,经济均衡度下降,居民生活均衡度变化不显著;京冀融
合度较高,京津次之,津冀较低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推动京津冀充分均衡发展、高质量协同发展和公共服务均
等化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
一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不平衡不充
分发展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充分已经成
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亟须破解的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区域内
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内部的充分发展来提升城市群
总体竞争力,实现将京津冀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目标。2014年2
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
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7年4月1日雄安
新区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4年来,“协同进展状况如何?”“交通、产
业、生态三大重点领域推进中面临哪些问题?”“京津冀创新共同体打造进
展如何?”“京津冀协同发展当前面临哪些难题和发展瓶颈?”等,这些问题
都需要通过对协同进展进行测度加以回答。因此,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展
情况和协同指数测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迫
切性和重大现实意义
141
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
社版
权所
有,
重庆
市委
党校
下载
使用
京津冀蓝皮书
(二)研究现状
目前,学者们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分析模型”和
“现实测度模型”两个方面开展。理论分析模型方面,在《京津冀发展报告
(2016)》中,京津冀蓝皮书团队首次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的概念,
从城乡协同发展、城际协同发展和城域协同发展三个层面构建了京津冀协同
指数评价体系,遗憾的是,这份报告仅提出了理论框架,并未运用相关数据
进行测算。现实测度模型方面,在《京津冀发展报告(2017)》中,京津冀蓝
皮书团队进一步从协同能力指数、协同行动指数、协同绩效指数三个层面构
建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指数分析模型,并运用统计数据采用定基指数法对
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进行了测度。另外,谷立霞、杨建朝等人从产出指标和
投入指标两个维度考虑京津冀协同发展,运用DEA方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情
况进行测度;祝尔娟、何皛彦(2016)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由发展指数、协同指数、生态文明指数、人口发
展指数、企业发展指数五大指数构成的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
同发展指数课题组(2017)同样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对京津冀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协同指数进行了测度与分析;
戚晓旭(2017)建立了包括支撑力、驱动力、创新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五个
方面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可见,关于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数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现有研究仍难以有针对
性地反映地区之间互动与联系、融合发展、均衡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三)研究思路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区域协同的关键特征在于:一是区域间要有密切
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物流、资金流、人员流、信息流等方面的高效便捷沟通,
通过密切联系实现各区域主体、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同;二是通过密切联系
实现相互融合,构建利益共同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果区域间、部门间没有共同利益,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就很难形成有实际
241
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
社版
权所
有,
重庆
市委
党校
下载
使用
京津冀协同指数研究
意义的协同,只有基于共同利益、大家朝着各自目标去努力,实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才能达成区域发展的共同目标。三是相互联系、相互
融合的前提是参与区域协同的各方在能力和水平上要大致相当,这样才能寻找
到共同诉求和话语体系。如果参与主体差距过大,那么就很难寻找到利益共同
点和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适度均衡发展是协同发展的必要基础
我们认为区域协同发展一般要经历由“不和不同”到“同而不和”再
到“和而不同”三个阶段。随着区域协同发展阶段的推进,区域间联系、
均衡、融合的特征不断显现。“不和不同”是经济发展初期,是区域间缺乏
联系、各自自我发展、各主体存在较大发展差距的阶段;“同而不和”是区
域协同发展的初级阶段,区域间联系不断加强、差距相对缩小,不乏形式上
的合作,如产业对接、公交一卡通、客运一票式等,但各自仍强调自身利
益,尚未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而不同”是区域合作的高级阶段,区域间联
系紧密、各有分工,目标一致、发展相对均衡,是一个有机的利益整体。目
前,京津冀发展已初步实现了由“不和不同”向“同而不和”的转变,而
基于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的“和而不同”格局尚未形成
本研究拟在现有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新视角、
新思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测度与分析。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
本研究拟从联系度、均衡度、融合度三个层面,运用稳定的统计数据和鲜活
的大数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进行监测,探索京津冀三地如何增强联系
度、提升均衡度、加深融合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和而不同”转变,
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联系度、均衡度、融合度是区域协同发展的三要素,
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三者缺一不可(见图1)
二指数评价与测度结果
(一)基于联系度的测度——京津联系最为密切,河北石唐两市
在区际联系中优势明显
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部分拟从总体区际联系度、交通联系度和资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