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运营治理 > 房地产营销综合 > 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规划人民大学DOC

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规划人民大学DOC

中华休闲***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小:3170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9/7/3(发布于安徽)
阅读:1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规划人民大学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规划 编制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编制时间: 2007年1月-9月组织领导: 冯惠玲 副校长 首席专家: 张立文 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规划研究项目组成员名单冯惠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张立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杜 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孙家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胡锦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彭永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张 法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杨煦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黄朴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康晓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罗安宪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英健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孙 璐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首 席 专 家: 张立文项目执笔人: 杨煦生、张 法 上篇理论背景与总体精神 引 言 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日增,百年奋斗,第一次显大国崛起之势,几多曲折,第一次呈文化复兴之机。在全球化新潮的浪涛之中,在多元化互动的激荡之下,有数千年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盛世,在当下中华民族全面建设一个新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之时,应该怎样塑造自己的文化形象,建构一个对全球华人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标志,呈现一种向世界其它文化展示中国文化的认知象征,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大文化课题。中华文化标志城,是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中央最高领导基于中华民族子子孙孙永久利益而做出的英明决策,是旨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力、感召力、向心力而规划的文化工程。胡锦涛主席在《关于山东省济宁市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建议报告》上批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有关工程建设,应着眼长远,统筹规划,量力而行,精心实施”。2005年4月在山东视察期间,胡锦涛主席又说:“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把握好,搞好规划,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胡锦涛主席指示说明,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在中华文化复兴和中国作为大国在世界崛起这一历史时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将为经历了近代落伍、现代奋斗而今崛起的中国文化打造一个具有整体性意义的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这一文化标志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博大的思想、卓越的成就、丰富的经验,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中心和心理纽带,成为全球华人精神落叶归根的精神家园;这一文化标志又以典型的内容结构、高大的形象、深邃的体系,蕴涵着巨大的枢轴功能,并以广博的天下胸怀、开放的大国态度,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在全球化时代中高度的精神自觉和文化自觉;这一文化标志也让世界认识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与世界各种文化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重要形象认知和形象感召。拥有中华文化的经典内容和形象体系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同时又是中华民族永久纪念祭祀本民族先祖先圣先贤的文化圣殿。国家纪念祭祀大典在这里开创,在这里举行,并传之后世。建立中华文化标志城,也是多年来中央领导的设想。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就提出了“文化纽带”的主张,他说:“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在1997年又说:“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钱其琛同志1999年4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为华夏文化纽带工程而作》的文章中说:“中华文化‘纽带’性质和作用首先表现在中华民族认同共有的文化标志”。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提出,正是在中央领导华夏纽带工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文化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