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IT > 互联网 > 互联网 > 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分析报告(43页).rar

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分析报告(43页).rar

资料大小:358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8/5/2(发布于河南)
阅读:8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分析报告》(43页).rar目  录 报告摘要 3 第一章  调查介绍 4 一、调查背景 4 二、报告术语界定 5 三、调查方法 7 第二章  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10 一、网民规模 10 (一)总体网民规模 10 (二)宽带网民规模 11 (三)手机网民规模 12 二、网民结构特征 13 (一)性别结构 13 (二)年龄结构 13 (三)学历结构 14 (四)职业结构 14 (五)收入结构 15 (六)城乡结构 16 第三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 17 一、基础资源概述 17 二、IP地址 17 三、域名 18 四、网站 19 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20 第四章 网络接入 21 一、上网设备 21 二、上网地点 21 三、上网时间 22 第五章 网络应用行为 24 一、网民网络应用行为 24 (一)信息获取 25 (二)商务交易 27 (三)交流沟通 28 (四)网络娱乐 31 二、网络安全和信任环境 34 第六章  手机上网行为分析 35 一、手机上网应用行为 35 二、手机网民结构特征 36 附录1  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40 附录2  调查支持单位 50   报告摘要  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 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 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 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相应增幅。  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与此同时,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增速超过整体网民。  我国IPv4地址达到2.5亿,半年增幅7.7%。作为互联网上的"门牌号码",IPv4地址资源正临近枯竭,互联网向IPv6网络的过渡势在必行。  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1121万,其中域名725万。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80%降至64.7%。网站数量下降到279万,下网站占网站整体的73.7%。  我国网民在家和单位上网的比例继续提升,2010年上半年,有88.4%的网民在家上网,33.2%的网民在单位上网。  2010年上半年,网民上网设备多样化程度加深。其中,台式电脑仍居上网设备首位,占73.6%,手机上网占比攀升至65.9%,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达到36.8%。  网民每周上网时长继续增加,人均周上网时长达到19.8个小时。其中,有77.3%的手机网民只在业余时间用手机上网,电脑网民中有68.9%的人只在业余时间用电脑上网。   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2010年上半年,大部分网络应用在网民中更加普及,各类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社交网站、网络文学和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也较快。  我国网民手机网络应用平稳发展,网民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类应用上使用率较高。截至2010年6月,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位居首位,达到61.5%。手机搜索以48.4%的使用率排名第二。 第一章  调查介绍 一、调查背景 中国网民规模与结构、互联网基础资源、上网条件和网络应用等方面的信息,对国家和企业掌握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和制定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当时的四大互联网络单位共同实施这项统计工作,并于同年11月发布了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为了使这项工作正规化、制度化,从1998年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报告发布后,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本次为第26次调查。 该项工作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各互联网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也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工作给予了支持和配合,从而保证了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谨对他们的支持表示衷